前温州高考理科第一名在街道上班,考上公务员,学霸在基层引热议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0 18:30 2

摘要:这两天浙江税务局的公务员录用名单里藏着个大新闻——2015年温州理科状元潘同学,清华毕业后在街道干了三年,现在要调去税务局当基层执法员了。消息一出,吃瓜群众又坐不住了:状元考公算不算浪费人才?街道上班是不是大材小用?

这两天浙江税务局的公务员录用名单里藏着个大新闻——2015年温州理科状元潘同学,清华毕业后在街道干了三年,现在要调去税务局当基层执法员了。消息一出,吃瓜群众又坐不住了:状元考公算不算浪费人才?街道上班是不是大材小用?

先别急着下结论。这个潘同学可不简单,高考759分进了清华经管,物理竞赛拿过省一等奖。按常理该进投行当金领,最次也得在研究院搞科研。可人家毕业后真就扎进瑞安街道办,管着五万多人的经济开发。现在又去税务局当基层公务员,这职业路径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细想这几年,类似选择早不是新鲜事。云南“搬砖男孩"清华毕业回乡当公务员,重庆文科状元北大毕业考基层岗位,这些学霸们似乎都在走“逆行道"。放在十年前,估计要被七大姑八大姨念叨“白瞎了名校文凭",可现在的年轻人好像越来越不吃这套。

有件事特别有意思。潘同学现在服务的上望街道,是瑞安城市扩张的核心区域。这里既有拆迁安置的棘手问题,又要搞产业升级招商,比坐在办公室看报表刺激多了。街道办主任这个位置,既要懂经济又要会协调,没点真本事还真玩不转。要我说,这可比在写字楼里当白领锻炼人。

专家说得好,高考状元只是人生长跑的前100米。当年能考高分,说明会考试;现在选基层,可能找到了更实在的人生赛道。就像打游戏,有人喜欢速通拿成就,有人就爱慢慢刷支线任务。基层工作看着不起眼,实则是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拆迁谈判、招商引资、群众调解,哪样不是硬功夫?

老一辈可能不理解,觉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现在的95后、00后早想开了。我邻居家闺女北大毕业去当村官,天天在朋友圈晒帮老乡直播卖山货。她说比起CBD的咖啡香,更享受帮大爷大妈解决实际问题的踏实感。这代年轻人,要的是“被需要"的存在感,不是虚无缥缈的体面。

再说公务员早不是喝茶看报的代名词。现在基层岗位卷得厉害,既要懂政策又要会沟通,还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潘同学这次考的是税务执法岗,既要啃得动税法条文,又要应付得来个体工商户。这种复合型岗位,还真不是随便来个学霸就能胜任的。

说到底,社会对“成功"的定义该换换了。不是所有状元都得去造火箭搞芯片,能在基层把政策落到实处,帮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同样是种价值实现。就像当年北大学子卖猪肉被群嘲,现在人家把猪肉卖成了上市公司。有时候,放下身段才能走得更远。

看着这些学霸的选择,我倒觉得是好事。说明我们的就业市场在成熟,年轻人敢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毕竟,人生是场马拉松,没必要所有人都挤在金融街和科技园这条赛道上。基层岗位能留住高材生,既是对社会治理的升级,也给更多年轻人打了样——体面工作没有标准答案,自己觉得值就行。

下次再听说状元去街道办,咱们不妨多点掌声。说不定二十年后,这些在基层摸爬滚打的学霸,真能整出点改变社会的大动静。就像种树,重要的不是把树苗栽在哪里,而是它能不能长成遮风挡雨的样子。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动漫思维训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