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 9 分!神剧再封神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0 18:49 2

摘要: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疯癫亚当三部曲》等社会科幻小说的作者)曾这样区分正统科幻小说和推想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正统科幻小说中的技术目前尚无法实现,比如穿越虫洞,而《我们》和《1984》等推想小说则将现有的科技

文|黄小米

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疯癫亚当三部曲》等社会科幻小说的作者)曾这样区分正统科幻小说和推想小说(speculative fiction):正统科幻小说中的技术目前尚无法实现,比如穿越虫洞,而《我们》和《1984》等推想小说则将现有的科技或社会制度推到极致,这些反乌托邦是可能成为现实的。

《使女的故事》

这也许是为什么推想类文艺作品更让人不安的原因,因为如果人类愿意,完全可能走上这样的道路。英剧《黑镜》曾是推想类反乌托邦的代表剧集,往往以直露的方式描绘科技被滥用后如何摧毁道德、善念、自由,和尊严。但《黑镜》系列更直接的影响是美国老剧《迷离时空》,不乏搞怪、灵异甚至温情的未来主义小品。对不远未来的黑暗推想和披着未来感外皮的怀旧,成了推动最新一季的两股创作力量。

《迷离时空》

第七季第一集可能是很多人心目中本季最黑暗的一集,因为非常真实可信。患有不治之症的妻子因为新科技获救,代价是从此依赖订阅制服务。基本上五六分钟以后观众都能猜到故事的走向,订阅费水涨船高,不升级的副作用越来越多。原本被销售吹得花好月好的服务沦为基本款,那位妻子在无意识下口吐按照情境精准投放的广告,并在睡眠时被收割多余脑力维持系统,我们很容易想到自己在现实中赖以消费、娱乐、甚至生活必须的各种服务。

《黑镜》第七季

丈夫走投无路之下选择直播赚钱,通过完成各种自我羞辱的行为来获得网民打赏。这类暗网性质的网站在《黑镜》里出现过不止一次,是庸众对弱者集体霸凌的极端表现。讽刺的是,剧集就算隐去了惨不忍睹的正面描绘,也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这一集当然在拿订阅制的成瘾性开玩笑,也无情地讽刺了无情的医疗制度。而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遭遇不幸的人甚至无法有尊严地离开,最终夫妻两还不得不购买高级会员才能享受的致幻服务来获得短暂的赴死决心。另外那位虚情假意的公司代表本人也依赖该服务维生,恐怕也无法善终。

当然《黑镜》的观众都知道,死不是结束,肉身消亡之后还有可能以别的方式「存在」。这一季里的第三集《梦幻酒店》和第五集《忆录集》都是打着科技牌的穿越剧情,回答的还是那个老问题:活在当下的人有没有可能改变逝者的生命。

《梦幻酒店》里当代好莱坞女演员回到《卡萨布兰卡》式的老电影和欣赏的旧时代女演员演情侣,一度被困虚拟空间,电影脱离剧本发展,两个主人公的确产生感情,只不过超越了角色,发生在两位演员之间。那位香消玉殒多年的老电影演员在虚拟世界有了意识,她不仅了解到了自己的虚拟处境,也想起了在世时压抑了一生对同性的感情,以及郁郁而终的结局。这一集显然和第三季里大获成功的《圣朱尼佩洛》走差不多的煽情路线,同性爱侣必须要决定是否永久脱离现实进入虚拟空间,即使虚拟的存在是有意识和行为能力的。

这本是个有着哲学意味的问题,但《黑镜》的处理方式跟普通的穿越故事无异。不过《梦幻酒店》的结尾倒是留有余韵,回到现实的她打通了黑白胶片上的她的电话,也许她们可以永远这样煲电话粥。

《忆录集》在穿越之外带有解谜色彩,老年男子获知往日情人的死讯,在葬仪公司的安排下通过旧照片拼凑对故人的回忆。他自称记不清她的长相,在旧照片中,她不是脸部被涂掉抠去,就是没露脸。男子在一位年轻领路人的提示下回溯当年与女友初遇相恋的过程,但观众慢慢发现这位领路人知道的也许更多,在她的逼问下,我们发现男子并非他口中那样单纯的受害者。他一直都忽略女友的感受,也是他在两人异地交往时先背叛了对方,但他不知道的是,女友并没有决绝地离开他,反而留过字条承认自己的一夜情,只不过字条被男子遗忘在了鞋盒里。那位领路人的「元神」就是女友和一夜情对象生的女儿。

这一集的故事抽掉解谜部分显得相当单薄,不堪细想,比如男子为何愿意努力回忆往昔,他不可能真的忘记如此重要的人,那位女儿更没有理由来质问母亲的旧情人。好在谜底比较晚才全部揭开,加上保罗·吉亚玛提近乎独角戏的演绎,倒是有种舞台剧的紧凑。

本季的冷饭还有第四季里《星际迷航》的暗黑搞笑分身《联邦星舰卡里斯特》的续集,像兔子汤的汤一样可以无限复制下去,难怪这集叫做「深入无际」。复制也是这个故事的核心概念,真身或原版在现实中就算死了,副本也可能继续在游戏里的宇宙漂流。这一集的冲突点在于这群陷在游戏世界里的角色没有玩游戏的资格,同时遭到现实世界的游戏创造者和虚拟世界里游戏玩家的攻击。这类带有英雄色彩的故事大多依赖反派提供大部分笑点。这里的反派是不懂游戏的投资人,他最终败在自己的副本手下,也不算输得太惨。

第二集《黑色野兽》和第四集《玩物》带有鲜明的《黑镜》诡异暗黑风格,都诞生于一个并不复杂的概念,通过不断变奏的故事,充分表现这个概念如何愈演愈烈,最终具有了毁坏世界秩序的力量,这也是典型推想小说常用的假设「如果这样进行下去会如何」的路数。

这两集也都是科技宅报复全人类的故事,不过就算是白日梦也未免太不够爽了。《玩物》的主人公是游戏角色的「降临派」,帮助电子宠物们统制人类。《黑色野兽》里被扭曲的现实据说散布到了观众当中,网飞随机放送两种不同版本,试图让观众体会到女主人公体验到的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曼德拉效应」。不过这一集的讨论度并不足以达到创作者的期许,复仇者因为学生时代被霸凌而复仇,掌握的又是能够控制多重宇宙的高级黑科技,像草率地拿一些熟口熟面的说法来应付观众。

《黑镜》七季以来唯一保持不变的是一流的卡司和制作水准,不过时不时给人何必用如此优秀的团队拍短剧的疑问。总体来说第七季变得更温情脉脉,很可能根据观众对前几季的反馈调整了基调。这些年最热门的科幻小说类别是浪漫奇幻(Romantasy),也许因为很多人觉得现实已经越来越像反乌托邦小说,既然末世已无可避免,希望还有人因为与爱人离别或他人的不幸而哭泣。

来源:虹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