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十余年光阴、六十多位角色、十数桩案件,承载着复杂细腻的人物情感,也交付出厚重坚定的信念。4月19日、20日,由朱虹璇编剧、导演,话剧九人团队制作演出的《庭前》2.0版在二七剧场上演。该剧经过首轮演出后精心修改打磨,剧情人物和舞台呈现较1.0版都有不少改动提升
三十余年光阴、六十多位角色、十数桩案件,承载着复杂细腻的人物情感,也交付出厚重坚定的信念。4月19日、20日,由朱虹璇编剧、导演,话剧九人团队制作演出的《庭前》2.0版在二七剧场上演。该剧经过首轮演出后精心修改打磨,剧情人物和舞台呈现较1.0版都有不少改动提升,以更为深刻丰富的表达和精良讲究的制作,为观众带来更深切的感动和思考。
男女主角更加势均力敌
话剧《庭前》以郎世飖、尤胜男这对律师夫妇的经历为主轴,通过1914年至1944年三十年间的十余桩案件,描摹时代的潮涌、管窥法义的道途。
作为双主角大戏,新版《庭前》在叙事结构上更为“势均力敌”,郎世飖与尤胜男似两股溪流汇入浊世,最终被时代的泥沙裹挟离散,《庭前》1.0版中,郎尤二人在同行路上最终背道而驰,但2.0版却赋予了二人更为深刻的纠缠,这种共生似的矛盾即使在他们分开之后、仍然清晰地存在于各自的人生选择中。郎尤二人不同选择之间的冲突也拥有了更丰富的层次:她与他如此相似,却又如此不同。
尤胜男的蜕变,是《庭前》2.0最惊艳的笔触。她的觉醒不再是被动的“破茧”,而是主动的“淬火”。从1.0版本中的台词“我们女子第一次出来在社会上做事,一定要干干净净地做下去”,变成“我们女子出来做事,早已习惯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但属于我们的东西,也绝不该少拿半分”;在与杜先生的对峙中,尤胜男与权力斡旋时的手腕与坚持,都更彰显人物的成长和力量。
人物情节愈发复杂丰满
作为话剧九人“民国知识分子系列”五部曲收官之作,《庭前》是一部完整独立的作品,同时也在一些细节里揭开了前作一些故人的命运走向。王小欢、张巍、孙新雨、李晓辉、相安琪、罗崎越、乐康等七位演员扮演六十余位角色,从律界人士到三教九流皆刻画得栩栩如生。许多曾经昙花一现的配角角色,在《庭前》2.0 版中折射出了更加立体的光彩。比如赋予郎世飖名利却又使他进一步折堕的“杜先生”从隐身变为走到台前,与尤胜男展开了一场耐人寻味的对话;在郎尤律所里各自为战的“难缠客户”马水仙和舞男,也在夜雨中上演了一段“风尘中人救风尘”。
《庭前》2.0版变化还体现在案件的节奏加快和改弦更张。例如故事开篇,昔日的“陈阿毛被殴案”变成更令人难以置身事外的惨剧,英国法官的傲慢裁决直指租界司法的虚伪,揭露程序正义沦为强权遮羞布的痼疾。曾经只存在于尤胜男与好友通话中的“女子学校体育教员被诉”一案,在《庭前》2.0 版中也生长出了具体的血肉——三山女校校长亲自携卷宗材料登门拜访。
舞美精心修改增加细节
《庭前》是话剧九人系列作品中舞美体量最大的一部,三小时内,通过灯光效果的配合,随着故事的不断推进,舞台上实现了法庭、家宅、江心、戏园、湖畔小亭等多时空、多地点的转换。2.0版中,尤胜男与郎世飖初遇场景从小桥改为江上小船,象征人物关系的浮沉。
《庭前》的舞美构思围绕“庭”字展开。庭前之庭,是法庭,门庭,也是家庭。为了契合全剧多场重要法庭戏,主创团队在法庭场景呈现的空间设计上更加强调高度和纵深感。升级版的舞美与道具中还有许多用心良苦的细节,让人更加感受法庭内外的复杂多面性。
用心创作赢得观众认可
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都舍不得离开,几位年轻的女律师拥抱朱虹璇导演,热情表达她们受到的激励和感动。还有观众被演出谢幕时大屏幕播放的长长的工作人员名单震撼落泪。
有不少曾看过1.0版的观众特地前来二刷,对2.0版的改进表示敬佩和欣赏。有观众表示:“如果说1.0版我还在为这对律法伉俪的决裂而感到痛心和惋惜,这次看完2.0的我,痛心之外,更多的是欣慰。因为尤胜男没有成为郎世飖,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自己所坚守的东西。”还有观众表示:“话剧九人的每一部作品都如此精益求精,在一次次打磨完善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全体主创对艺术、对观众的热爱和尊重,还有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守与追寻,这份力量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继续前行!”
记者:王润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