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2月份,海林市二道河子镇被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授予“乡村数字电商示范单位”。在二道河子镇如火如荼的电商发展中,有个农民网红“炳大叔”。2024年12月,“炳大叔”案例获评全国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
今年2月份,海林市二道河子镇被中国乡镇企业协会授予“乡村数字电商示范单位”。在二道河子镇如火如荼的电商发展中,有个农民网红“炳大叔”。2024年12月,“炳大叔”案例获评全国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
“炳大叔”原名孙公炳,是海林市二道河子镇北宁村村民。近年来,这位“60后”普通农民,以网名“炳大叔”在网络直播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在他的引领下,北宁村形成了助农增收的新局面,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电商行列,他们的生活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勇立潮头,“老农人”开启新征程。2018年,当抖音、快手等新媒体软件在年轻人中广泛流行时,软件里丰富多彩的视频内容,让52岁的孙公炳眼前一亮,他仿佛看到一道曙光照亮了北宁村农产品的销售之路。
说干就干,孙公炳注册了“炳大叔”的账号,一头扎进网络世界。农村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丰富的素材,孙公炳以“农村”为主题,创作搞笑段子,田间地头、家里炕头,都成了他的直播间。他以朴实无华的表演、真诚幽默的风格,迅速吸引了网友的关注。没多久,他的粉丝就突破了千人。随着粉丝量逐渐积累到1万+,“炳大叔”坚定了在直播电商领域深耕的决心,全身心投入其中。
破难前行,探索直播带货新路径。然而,直播带货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初涉电商领域的“炳大叔”,面临着重重困难。但孙公炳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明白,单纯的售卖难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必须另辟蹊径。于是,孙公炳将农产品的生长过程、“农村人”鉴别产品真伪优劣的方法,在直播间进行展示教学。他用幽默风趣又简单实用的讲解,为消费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农村农产品的窗户。一段时间后,“炳大叔”凭借着纯粹与真诚,赢得了直播间观众的信任,成功地跨越了直播带货的第一道难关,为自己的电商事业打开了新局面。
2022年,对于“炳大叔”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海林市为破解质优价廉的农副产品“藏在深山人不识”的销售困境,围绕二道河子镇农业产业区打造北宁网红村,建立起“电商基地”,并积极发掘培育像“炳大叔”这样的“农民网红”。这一政策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为“炳大叔”的电商之路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海林市委市政府和二道河子镇党委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孙公炳积极参加“电商节”“培训会”“展销会”等线上线下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不断学习电商知识、丰富直播技能、拓展销售渠道,并运用所学所见,指导村民拍段子、做直播,帮助村民掌握直播销售技巧、组建电商团队。
创新销售,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如何让直播销售之路走得更远,成为“炳大叔”要破解的一道必解题。他开始结合乡土文化实际,带领团队依托数字平台,逐步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
如今,在北宁村,一场直播,“炳大叔”就能成交木耳、蘑菇、山野菜、湖鱼干和白酒等家乡农副产品上百单,这样的直播基本上每天都会进行。曾经滞销的农副产品,现在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走出了二道河子镇,走向了全国各地。“炳大叔”的直播,不仅让二道河子镇农副产品声名远播,更带动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
近年来,二道河子镇致力于农村电商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本地资源,打造农村电商“网红村”,建成农村电商孵化基地。与黑龙江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牡丹江技师学院“校地共建”青年助农直播间,打造农村电商实训基地,开展直播电商实习实训;通过招商引进“海瑞杰”电商企业,开展“共创电商”业务,让更多的普通人通过直播电商实现创业梦想;整合全镇30余名农民网红成立了海林市自媒体行业协会二道分会,他们以幽默风趣的田园直播风格,吸引了大批量粉丝关注,让特色山产品“出山”,特色农产品“出圈”。目前,二道河子镇以“政府引导+校地共建+市场运作+群众参与”为核心,通过模式创新、资源整合、品牌塑造,实现了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制作丨葛春雷 相玮
责任编辑丨徐隆葭
图片审核丨刘友林 陈雷
监制丨陶晓红
来源:你是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