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些刚提了增程车的朋友,起初那叫一个兴奋,仿佛解锁了新世界大门。
你有没有发现啊?
那些刚提了增程车的朋友,起初那叫一个兴奋,仿佛解锁了新世界大门。
逢人就安利:“咱这车厉害着呢!不光能跑还能发电!”
可这才开多久啊,等到发动机一启动,那动静大得跟拖拉机过村口似的。
车上的人想安静会儿都难,这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是不是比早高峰堵车还扎心?
先说现象吧。
刚提车那会儿,车主们那劲头,跟中了彩票似的,朋友圈里不是晒续航就是秀动力,恨不得把车架都拆开来炫技。
可时间一长,发动机一上阵,那噪音比菜市场早高峰还热闹,副驾的老婆嫌闹腾,后排的娃写作业都得戴耳塞。
有位哥们儿还跟我吐槽:“本想买辆车带全家浪,现在倒好,车里放个相声都能听成摇滚现场!”
不过话说回来,咱得给增程车留条活路。
增程车的设计初衷,本来就是想在纯电和燃油之间找平衡,说白了就是想在没充电桩的地方也能跑起来。
那发动机偶尔发动一下,不就像家里备用的发电机吗?关键时候真能救命。
用行话说,这叫“技术妥协”,你想啥都完美,那得去拍科幻片。
再拿纯电车对比一下,纯电车那叫一个安静,起步像滑冰似的悄无声息,可一没电那就是真·路边趴窝。
增程车呢?
纯电模式下跟纯电车一样安静,发动机一上场虽然有点吵,但至少不会像燃油车那样轰油门就嗡嗡响。
这就像买了个带静音模式的空调,冬天制热时有点动静,总比直接冻成冰棍强吧?
有人非得杠:“那增程车发动机噪音这么大,设计不就是个大坑吗?”
我倒觉得这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看那理想L9,车里装了冰箱彩电大沙发,那发动机要不干点活,电从哪儿来?
再说了,人家厂家也尽力了,毕竟增程车的发动机不是用来拉货的。
主要是发电嘛,噪音控制能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挺不错了。
拿我表弟举例吧。他买了辆问界M7,头两个月天天在业主群里安利,说这车能跑山能露营。
可等真去露营那回,发动机一响,帐篷外的蟋蟀都吓得搬家了。
不过他倒想开了:“周末野营图的是自在,发动机一响,正好提醒自己别睡过头。”
你看,心态一转,噪音不就成了闹钟?
当然了,不同场景得区别对待。
要是城市通勤,增程车纯电续航基本够用,发动机基本不用插手,那安静程度跟图书馆似的。
可要是跑长途,发动机一启动,那动静确实有点杀伤力。
这时候呢,要么提前规划充电站,要么把音响音量开到刚好盖过发动机声。
当然啦,真嫌吵的,还可以考虑给车窗升级隔音条,毕竟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算大事。
最后总结一下。
增程车不是完美的"移动别墅",它就是一辆技术折衷的家用工具车。
你要图安静,那就老老实实在城市里开;要长途旅行,那发动机启动的那一刻,就是它该干活的时候。
咱买车图的是合适,不是跟风。
发现新大陆的劲头过了,发现发动机噪音的毛病来了。
这不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嘛——理想很丰满,现实嘛,咱得有点包容心不是?
来源:车轮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