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深夜掀起的风暴,从一个年轻研究生的实名举报开始,迅速席卷整个网络。视频、PPT、证据一一呈现,矛头直指学术圈一位高位者;而学校的反应,也罕见地快、准、狠。
一场深夜掀起的风暴,从一个年轻研究生的实名举报开始,迅速席卷整个网络。视频、PPT、证据一一呈现,矛头直指学术圈一位高位者;而学校的反应,也罕见地快、准、狠。
4月19日晚,一段长视频悄然在网上传播开来。一位自称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男生,常某强,手持身份证,直视镜头——他要实名举报自己的导师:该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宫某。
这不是空口无凭的指控。常某强准备了一个庞大的PPT文件,据说超过100页,结构严谨,内容细致,并加盖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官方Logo。PPT分为四大板块:人物介绍、性引导指控、科研经费滥用、以及相关的校规与案例引用。
其中一页PPT显示,宫某邀请该学生参加课题组年终总结,请他吃饭,给他透露考研面试题目,给他下单护肤品,疫情期间想办法拿到消炎药开车送给他……
更多的PPT显示,宫某发的520和1314男学生照单全收,发生关系之后男学生调侃自己腿酸没力气上楼,调侃龚某没有力气,完全不是一个受害者该有的自觉和自知,简直就是农夫和蛇的故事。
事情很快登上热搜。
20日凌晨2:41,北京理工大学发布第一份声明:经初步核查,举报中提到的宫某行为,师德失范问题基本属实。宫某被暂停一切职务活动。
几个小时后,4月20日中午,学校再发重磅通报,堪称“全网最快处理速度”。
据官方表述:宫某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学校决定免去行政职务;撤销教授职称、研究生导师资格,解除聘用合同;并已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申请撤销其教师资格。
这场处理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让很多人感慨:“这是对师德失范处理最干脆的一次。”
不过,也有不同声音。一位网友留言:“你看过那个男生做的PPT吗?宫教授对他有照顾,有提携,当初不拒绝,有好处照单全收,现在却反咬一口,毁人前程。”
另一位网友则反驳道:“师德失范就是师德失范,别模糊焦点。”
我们不知道举报背后的全部动机,但不可否认的是,至少这次,处理结果“没有含糊”。
站在个人角度,我想说,这个教授没有师德,但学生也同样没有道德,性格中有白眼狼倾向,妥妥的心机男,有好处时怎样都行,一转身就卸磨杀驴。
曾是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的常务副院长,如今却在一夜之间失去了职称、身份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人们在震惊之余,也被这起事件背后的师生博弈所深深触动。
北京理工大学的“雷厉风行”,既是态度,也是警示。教育从不是权力场,而是人格的土壤。一个好导师,能撑起学生的未来;一个失德者,可能毁掉一代人的信任。
来源:坚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