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揭晓!“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终评结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0 22:58 2

摘要:4月19日至20日,“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迎来了最为关键的两天——终评评委们在位于成都北湖生态公园的熊猫家园文创中心齐聚一堂,对210件入围作品进行了认真斟酌和打分。

4月19日至20日,“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迎来了最为关键的两天——终评评委们在位于成都北湖生态公园的熊猫家园文创中心齐聚一堂,对210件入围作品进行了认真斟酌和打分。

他们先后为“最佳雕塑作品”“最佳绘画作品”“最佳视频作品”“最佳视觉设计作品”和“最佳潮流玩具设计作品”五大奖项与“最佳数字作品”和“最佳科幻创意作品”两大特别奖项完成了最佳作品和优秀作品的评选。再加上网络投票选出的10件最佳人气作品,共计46件作品将于4月22日的成果发布会上正式亮相。

4月20日下午的评审现场,围绕着最受关注的最佳雕塑作品奖项,在初步打分之后,一件造型较为抽象前卫的作品得到了高分,但也有评委对其持保留意见,认为这是一项面对大众的评选,应该考虑作品是否容易被普通人看懂并得到他们的喜爱。

熊猫金竹奖评审委员会联合主席、著名设计艺术家许燎源告诉记者,在艺术领域,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它可能不是所有评委们都很喜欢的作品,但本身有其优点,每个人都给它打了不算太低的分,最后就可能‘脱颖而出’。”

许燎源表示,自己比较喜欢这件作品,因其有创造性的艺术语言构建,而非泛泛的表意与形态再现,反映出创作者对熊猫题材创作边界的大胆突破。

评审现场

熊猫金竹奖评审委员会联合主席、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术奖及意大利国家现当代艺术协会创始人劳拉·加仑也很欣赏这件作品,表示,“如果把它做成文创手办,我会很高兴地买一件带回家。”同时她也对本次入围作品整体呈现出的时尚感和现代性印象深刻。

评委们同时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少数作品在设计图片上显示出令人惊艳的效果,但实际呈现的样品却不够尽如人意。认真讨论之后,他们决定重新审视这6件入选作品(1件最佳和5件优秀)的实物。他们来到这些摆在大厅内的雕塑作品中仔细观察,并与身边的其他评委交流着想法。

终评评委、美国科幻动画导演道尔顿·格兰特对这一现场小变动表示赞赏。他告诉记者,自己此前担任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评委的时候也遇到过大家争执不下的情况,这很正常,“缺乏争论往往意味着缺乏活力和想法,我认为这很好地反映出评委们对评选的认真,以及平等开放的评议氛围。”

评委们在现场合影

格兰特本人也不太支持那件高分作品,“作为动画电影导演,我会更关注广大受众的眼光,从这个角度出发来看的话,我觉得大众可能很难一眼看出那是一只熊猫。”他表示,自己更喜欢富有内涵、有故事感的作品。

为什么七大门类(除人气作品外)的奖项中,唯有雕塑类评选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熊猫金竹奖评审委员会联合主席、著名国际雕塑艺术家傅榆翔说,这是因为雕塑本身有鲜明的公共艺术功能和很高的辨识度,传播性也最强,很容易成为一座城市的形象IP,好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丹麦的小美人鱼铜像等。

“正如土耳其著名诗人纳齐姆·希克梅特所写的那样——‘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永远不会忘记,那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傅榆翔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最佳雕塑作品就相当于大赛献给这座城市的第一件礼物,蕴含着人们对未来的期许,因此我们都格外重视,并不惜为此进行复盘。”

对于此次评审的结果,评委们都表示满意。终评评委梁梅还特别提到,大赛第一次把潮玩设计列为主要奖项,很有前瞻性。“年轻的消费者们普遍喜欢潮玩,他们的消费会带动作品的设计与熊猫形象一起,得到更广泛有效的传播。”梁梅说,“通过购买和收藏潮玩,会让更多人了解熊猫、喜爱熊猫,进而记住了熊猫家园在成都。”

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摄影报道 编辑 苏静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