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读书日,给你一份特别书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0 22:58 2

摘要:4月23日,我们即将迎来第30个“世界读书日”。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主题定为“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Reading:A Bridge to the Future),倡导通过阅读开拓视野、传递智慧,为人类共建更美好的明天。

阅读即生活,书中有世界。读者朋友们晚上好,湛庐君与你回顾不平凡的一周。

CHEERS' WEEKLY | No.38世界读书日特刊

4月23日,我们即将迎来第30个“世界读书日”。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主题定为“阅读:通往未来的桥梁”(Reading:A Bridge to the Future),倡导通过阅读开拓视野、传递智慧,为人类共建更美好的明天。

AI,这个由代码与算法孕育的“新物种”,正与我们共同解码世界的终极答案。阅读这座通往未来的桥梁,也有了不少“赛博”味:电子阅读、有声阅读成为生活方式;网络平台上的“速读”“简读”资讯越来越多;大模型可以在几秒钟内解读十几万字的名著——阅读的过程可以轻而易举被人工智能代劳,知识性工作不再是人脑的专属。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一起聊聊“为何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阅读”。

我们不仅庆祝书籍的存在,更要思考阅读如何成为守护人性最后的堡垒——培养怀疑的能力,赋予历史的眼光,锻造决策的智慧,最终让我们在技术的洪流中保持人之为人的韧性。

2025-04-20

\\用阅读看世界\\

(ps.栏目的配图由AI辅助生成)

01

抵御“信息茧房”的抗体;阅读重申怀疑的首要性

清晨醒来,你对着智能音箱询问今日天气;上班路上,导航APP为你规划最优路线;工作0中,AI助手自动生成报告初稿;晚餐后,算法推荐的短视频填满你的空闲时间。不知不觉中,我们生活在一个答案触手可及的世界——只需提出问题,AI系统就能在毫秒间给出回应。但这种便利背后隐藏着一个认知危机:我们正在丧失提问的能力。

苏格拉底说:"智慧始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在雅典的街头,他通过不断提问来揭露人们思想中的矛盾,这种"产婆术"式的对话催生了西方哲学的批判传统。今天,当AI能够提供看似完美的答案时,阅读经典哲学作品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教会我们系统性地怀疑——不是怀疑一切,而是怀疑那些未经审视就接受的"真理"。

怀疑自己,怀疑日常,怀疑规则——质疑“标准答案”、量化风险概率、将噪声转化为创造力,这是AI时代人类必须掌握的技能。

怀疑精神是抵御"信息茧房"的抗体,而广泛阅读——特别是阅读那些挑战我们既有观点的书籍,能打破这种认知闭环。

正如牛津大学物理学教授、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蒂姆·帕尔默在《怀疑的首要性》中揭示的:“不确定性不是科学的缺陷,而是科学探索的动力。”

帕尔默在书中打破了传统的“文理”思想分界,理科生喜欢的“混沌”、“分形”、量子力学和文科生喜欢的“人的意识”、“自由意志”乃至经济学和社会系统联系在了一起。“怀疑”中有智识的乐趣,更有世界观的升级。

在AI时代,提问的能力将区分两类人:一类被动消费算法投喂的信息快餐,一类主动通过阅读构建自己的思维坐标系。爱因斯坦曾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当教育系统仍在训练学生回答预设问题时,阅读经典恰恰培养我们提出AI无法回答的问题——关于意义、价值和人性的根本追问。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02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阅读赋予我们的"时间望远镜"

2024年,AI诊断系统在部分医学影像识别上的准确率超过资深放射科医生;2025年初,生成式AI创作的歌曲登上公告牌排行榜……技术变革的速度令人眩晕,在”光速主义”盛行的时代,从阅读中看清技术发展的长周期规律,凸显了历史研究的核心价值。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当我们在《知识的进化》中读到人类从古到今是如何获取、保存和传递知识的历程,就更能理解今天AI鸿沟的深层逻辑;在《财富的起源》中读懂市场是如何像“活生生”的生物般不断演化并进行适应性调整,我们会对当下的国际关税争端有更清醒的认识。

阅读提供的不是直接解决方案,而是识别模式的能力——在AI带来颠覆性变化的时代,这种能力比任何具体技能都更具适应性。

技术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都是短视的,阅读让我们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叙事。电报、电力、计算机都曾引发就业恐慌,但最终创造了更多新机会;《技术的本质》则提醒我们,真正改变社会的不是孤立发明,而是技术组合形成的生态系统——在变革浪潮中保持平衡的智慧。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03

最终要由人类来“决定大事”:阅读构建认知操作系统

当我们在海量数据和矛盾建议中挣扎时,阅读提供了构建健全"认知操作系统"的最佳途径——不是通过吸收更多信息,而是通过培养判断信息的框架。决策科学发现,优秀决策者的共同特点是拥有丰富的"心智模型"储备,能在不同情境调用适当思维工具,而广泛阅读正是积累这种模型的最有效方法。

“现场能力”,AI最难复制的决策维度——理解他人观点、意图和情感的能力,在商业谈判、团队管理、政策制定等现实决策中,这种能力往往比数据分析更重要。

世界知名高风险决策专家、顶尖现场心理学家劳伦斯·艾莉森和尼尔·肖特兰用20年时间收集国家安全、反恐、战备等领域的高压决策案例,最终提炼出适用于普通人的、名为“STAR”(Situation,Time,Adaptation,Resilience)的决策模型。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在《怎样决定大事》中,他们呼吁:优秀的决策者具有修订和重新评估未来情况的能力,我们不应放弃在“现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社交媒体不断放大焦虑和分裂的今天,阅读展现出它最珍贵的功能——构建精神的"免疫系统"。这不是逃避现实的象牙塔,而是培养在不确定性中保持定力的内在力量。普鲁斯特说:"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寻找新风景,而在于拥有新眼睛。"

在这个AI重构一切的时代,阅读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工具,而成为守护人性完整的堡垒。它培养我们怀疑的能力而不陷入虚无,赋予我们历史的眼光而不困于过去,训练我们决策的智慧而不沦为算计,最终让我们在技术的浪潮中保持精神的独立与韧性。

在知识进化的风云变换中

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4月19日,湛庐CHEERS2025世界读书日大会重磅开启。湛庐创始人韩焱女士以“知识的进化”为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开场演讲——随着AI风起云涌的变化,每个人对于“知识的进化”的体感也变得具体起来。当未来的智能机器可以代替人类完成繁重的工作,我们终于可以坐下来再次享受思考的好处。

“今天这个大会请来的这些光彩熠熠的嘉宾,正是要帮助我们思考和理解:如何才能在知识进化的风云变换中,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7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大咖发表了精彩演讲——他们不仅是全球前沿领域的探索者,更是最懂阅读的思想者。

我们用21条精彩金句回顾这场精彩的思想交锋:好书会成为与世界的连接通道和放大器,帮助你定位到世界上最伟大的头脑,让你和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CHEERS2025世界读书日大会

金句回顾

(左右滑动查看大会嘉宾演讲金句)

01

韩焱

湛庐创始人,董事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金句 >

02

陆坚

前领英全球副总裁

前领英中国总裁上海德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CGL)全球业务首席顾问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金句 >

03

梁冬

正安康健创始人

冬吴文化创始人

《生命觉者》出品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金句 >

04

乔纳森•海特

“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

纽约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

全球畅销书《焦虑的一代》作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金句 >

05

马兆远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商学院教授

英国物理学会会士

高丽大学荣誉教授,《世界的逻辑》作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金句 >

06

亨利·明茨伯格

全球管理思根家

“管理领域伟大的离经叛道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金句 >

07

贺岭峰

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吾脑心理学创始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金句 >

本期策划:xiaoyu

编辑:芦丁

CHEERS CHEERS CHEERS

拜托点下“在看”

来源:华夏文化的纽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