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0年入伍,奉命参加深圳建设,故意尿床闹退伍,如今却十分后悔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1 03:36 1

摘要:我接过烟,没急着回答,而是望着远处的深圳高楼大厦出了神。谁能想到四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个小渔村?我深吸一口气,轻声说:"最后悔?当然是当年装病想逃离部队的那一次。"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喂,老马,你说咱退伍这么多年了,你最后悔的事是啥?"老李掏出烟,递给我一根。

我接过烟,没急着回答,而是望着远处的深圳高楼大厦出了神。谁能想到四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个小渔村?我深吸一口气,轻声说:"最后悔?当然是当年装病想逃离部队的那一次。"

1980年春天,我刚满18岁,从山沟沟里出来,怀揣着懵懂的梦想入了伍。说实话,当时也没啥远大理想,就是听说当兵有饭吃,还能学门手艺,比起在家种地强多了。再说我们村那几个老兵回来探亲,腰板挺得笔直,一身军装帅气得很,村里姑娘看了都直瞄。

记得刚到新兵连那会儿,整个人都蒙了。早上五点,刺耳的哨声把我从梦里炸醒,还没等我反应过来,班长老王就站在床前吼:"起床!三分钟内列队!"那嗓门,整个楼道都回响。

"老马,你那会儿适应得咋样?"老李弹了弹烟灰问。

"还能咋样,笨手笨脚呗!"我乐呵呵地回忆道,"第一次叠'豆腐块',我折腾了一上午。被子叠好了,棱角不直;棱角直了,高度又不对。班长看不下去,直接把我的被子掀了,让我重叠。那会儿心里别提多委屈了,暗自发誓要逃出这个'魔窟'。"

军营的饭菜倒是出乎意料。虽然没啥花样,但管饱啊!大铁锅里的白米饭,旁边是咸菜炒肉,还有冬瓜汤。很简单,但在那个年代,能顿顿吃饱就不错了。

"记得有次我偷偷把馒头揣兜里,准备晚上加餐。结果训练回来一摸,馒头都成渣了,裤兜里全是碎屑。"我笑着说,"值班员老赵笑话我:'你小子还带粮食打仗呢?'"

训练是真苦。那时候条件差,夏天操场上40度高温,汗水湿透了背心;冬天五点起床跑操,冷得直打哆嗦,鼻涕挂在脸上都顾不上擦。但熬过了新兵期,日子就好过多了。

我被分到了工兵连,每天除了训练,还负责营区基建维护。慢慢地也习惯了军营生活,甚至开始喜欢这种规律的生活节奏。晚上休息时间,我们几个老乡常凑一块儿,掏出家里寄来的腊肉,配着馒头,美滋滋地加餐,聊聊家乡的事,想想心里头的姑娘。

"胖子,还记得那个沈阳来的大个子吗?"我问老李。

"记得,嗓门大,老爱唱《小白杨》那首歌,嗓子还挺亮。"

"对!就是他。有次他值班,半夜偷着听录音机,被连长逮个正着,罚站了一宿岗。第二天训练时差点睡着栽倒,我们笑了好几天。"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是1982年了。那天,指导员突然宣布了一个消息:我们连要抽调一批人去支援深圳经济特区建设。

"下周就走,为期一年。"指导员说,"这是一项光荣的任务,是为国家改革开放做贡献。"

会议一结束,连里就炸开了锅。南方?深圳?那是啥地方?听说那里蚊子多,又湿又热,还要风餐露宿干苦力活。

更让我担心的是,我当时正和老家一个姑娘处对象呢,刚通过几封信,感情正热乎着。这一走,谁知道啥时候能回来?姑娘肯定等不了。

晚上睡觉时,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一直在想办法。旁边床的小张看我辗转难眠,小声问:"老马,想啥呢?"

"想家。"我敷衍道。

其实我心里已经打起了小算盘:要是能以"有病"为由退伍,不就解决问题了?经常听老兵说,有些体检不合格的人会被提前退伍。我得想个什么病,既不会太严重,又能让部队觉得不适合继续服役。

思来想去,我想到了一个办法——尿床。

"哈哈哈,你小子也太有才了!"老李听到这里,笑得烟灰都掉了一地,"就这么个损主意?"

我尴尬地挠挠头:"那会儿年轻嘛,脑袋一根筋。听卫生员老孙说过,长期尿床的人可能有肾脏问题,不适合在部队继续服役。"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表演"。每晚睡前偷偷灌下大量水,然后故意在床上尿出来。第一天早上,宿舍里的战友们还很关心:"老马,你这是咋了?要不去卫生所看看?"

我装作很尴尬的样子:"其实...我从小就这毛病,一紧张就控制不住..."

几天过后,战友们的态度明显变了。谁也不愿意和一个老尿床的人一个宿舍。我每天早上要洗被褥,晒单子,那个气味,连我自己都受不了。宿舍长老刘甚至悄悄跟指导员反映了这事。

"你小子可真行,为了逃避去南方,宁愿背上'尿床'这名声?"老李摇头笑道。

大约两周后,连长找我谈话了。张连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北方汉子,说话直来直去:"小马,这两周你老尿床,是咋回事?卫生员说你检查没问题啊。"

我低着头不敢看他,心虚得很:"报告连长,我...我从小就这样,一紧张就..."

张连长叹了口气:"行了,我懂了。这样吧,我给你办个体检,如果真不合格,就给你办退伍手续。小马,这支援深圳的任务,是好事儿,你好好想想。"

不出所料,体检没查出任何问题。但连长和指导员商量后,大概是不想留个"问题兵"去执行重要任务,还是同意了我的退伍申请。

"所以你就这么走了?"老李问道。

是啊,我就这么遗憾地结束了自己的军旅生涯。那天收拾行李时,战友们都来送我,有的很真诚,有的则带着一丝轻视。班长老王塞给我一盒"大前门"烟,拍拍我肩膀:"回去好好干。"

就这样,告别了军营,回到了老家。刚回去那会儿,还挺得意,觉得自己机灵,躲过了苦差事。可没过几个月,我就开始后悔了。

首先,对象没守住。人家姑娘等了半年没音信,就跟村里一个开拖拉机的小伙子好上了。再就是,想找工作也不容易。那会儿农村刚开始包产到户,土地都分了,我这"半路兵"回来,啥也没捞着。

更气人的是,83年那批从深圳回来的战友,一个个精神焕发。他们不仅见识了大世面,还学到了不少技术。有几个留在了深圳,后来成了建筑队长,混得风生水起。

"唉,最讽刺的是,我后来还是去了深圳。"我无奈地笑了,"92年老家实在没活路,我就跟着村里人去深圳打工。你猜怎么着?我进的就是原来我们团战友开的建筑队!做小工,日晒雨淋,累得要死。要是当年跟部队来,说不定早就是工头了。"

"瞧你遭的罪。"老李笑着摇头,"这事多少人知道?"

"就咱俩知道。"我苦笑道,"谁好意思说啊!当年装病逃兵役,后来又当了民工,还不如正经服完役呢。"

晚风吹过,深圳的霓虹灯越发璀璨。我和老李这两个已经花白头发的老头,坐在这座我们可能共同建设过的城市里,静静地看着远方。

"不过话说回来,"老李递给我第二根烟,"你这后来不也成家立业了吗?有媳妇有儿女,比咱们很多战友强。"

我点点头:"是啊,日子总得过。就是每次回想起当年那段军旅时光,心里总觉得欠了点什么。特别是看到电视上播的阅兵,心里头那个滋味,说不出来..."

老李拍拍我肩膀:"人这辈子,谁没干过几件后悔的事?活到咱们这把年纪,回头看看,哪件事不是命运安排的?"

我摁灭烟头,笑了笑:"说得对。只可惜,年轻不知事,错过了当年那场南下深圳的机会。"

夜风渐凉,我们起身往回走。深圳的灯火通明,如同当年我们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梦想,明亮而遥远。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李德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