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阅读”的圆桌对话,则是智慧的激荡。AI新技术来袭,能够更好助力青年阅读;而深度阅读的“厚思考”能穿透“快流量”,让青年在变幻的时代里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土壤。
圆桌对话。李峥苨/摄
人工智能浪潮下,青年该如何阅读?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即将到来之际,一场以“思政育人·悦读中国”为主题的人工智能时代阅读创新实践思享会在中国青年报社举行。
思享会现场播放的视频里,响起了出版社“掌门人”、校长、作家们真诚、有力的“荐书之声”。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阅读”的圆桌对话,则是智慧的激荡。AI新技术来袭,能够更好助力青年阅读;而深度阅读的“厚思考”能穿透“快流量”,让青年在变幻的时代里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土壤。
拥抱新技术,坚持深阅读,2025年青年如是前行。
永远保持对未知的好奇,永远努力向前走
在人工智能时代阅读创新实践思享会的圆桌对话环节,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李钊平感慨,当前AI无处不在。
李钊平表示,图书出版行业的同事、同行们已经在进行一些新探索,比如AI能提炼加工文字;AI生图可以让青少年读物的呈现变得更加活泼、生动;AI技术助力出版社编辑们进行更高效的编校、核查,甚至还影响到图书的宣传营销环节。
作为资深出版人,李钊平觉得,沉下心来看,新技术所带来的影响既是颠覆性的,又是赋能的。出版从业者们应该应用好AI技术,提升出版物、产品的质量,从而得到青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永远保持对未知的好奇,永远努力向前走,这是我们的习惯。”李钊平相信,通过AI赋能内容生产,出版行业将会迎来一个更高级、更美好的未来。
钱学森教育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灵境智慧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朱廉,敏锐感知到AI对于年轻一代阅读习惯可能造成的改变和影响。
朱廉提到,从积极意义层面来讲,人工智能会成为一个很好的“阅读助手”,快速总结一本书的内容、形成摘要,从而“判断一本书是否值得阅读”;另外,人工智能能持续、集中投放你感兴趣的阅读内容。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人工智能之于青年阅读的潜在消极因素。
朱廉指出,AI快速总结、提炼一本书的主要内容,会缺失作者的思想、文字的美感;如果青少年过于依赖AI提炼的观点,很可能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被AI生成的“单一答案”束缚住。
利用数字技术便利多读书,让人生更加充实、丰盈
“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尤其需要深阅读。”这是人工智能时代阅读创新实践思享会的“荐书视频”里,出版社“掌门人”以及作家的共同开场白。
在AI浪潮席卷下,怎样的书是值得青少年一读再读的?在变幻莫测的当下,大家如何通过书籍安放内心、拓展想象力?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辑蔺玉红相信,在AI时代,深度阅读的意义尤为凸显。深度阅读能够帮助我们从海量数据中筛选、理解和内化有价值的信息,强化独立思考的能力。
蔺玉红推荐的《世界里的中国》一书,是由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以文明互鉴为经纬,串联起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为思政教育创新提供了丰富素材。
儿童文学作家,接力出版社总经理、资深总编辑白冰,向青少年读者们推荐了“单只袜子历险记”系列——这是欧洲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全球销量近100万册。该系列故事情节天马行空,感情描写至真至纯,告诉孩子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能走出自己的路,焕发出自己的风采。
白冰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多读书、勤思考,“做未来的创造者”。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张顺推荐的《雄狮少年》一书,改编自同名动画电影。主人公阿娟是个留守儿童,由于热爱舞狮,他从一个瘦弱男孩蜕变为勇于反抗命运的坚韧少年。张顺希望,当读者们看到书页里的阿娟随着鼓声舞动狮头时,他们不仅能看到传统技艺的传承,更能感受到少年突破命运枷锁的热血力量。
网络文学领域亦有值得阅读的精品之作。
“祝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打开想象力的翅膀,体验一次不一样的科幻深阅读之旅。”阅文集团副总编田志国推荐的科幻网文小说《天才俱乐部》,带读者进入未来的时空,体验那个时代的人类情感变化,经历一次次跌宕起伏的情绪波折和人生体验。
人工智能成为具有情感的“伙伴”,陪伴读者一起成长
言石读书会创办者、会长赵彦伟是《中国青年报》多年的忠实读者,曾在中青在线论坛开帖“有报天天评”,日积月累码了近30万字;坚持组织读书会长达13年之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赵彦伟说,在这个时代,只要每个人找到自己的初心、使命、兴趣,就自然会找到深度阅读的方向,然后享受沉浸式阅读的过程。
赵彦伟相信,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一个人的人生体验。“每个人都是一个‘行走的数据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读什么样的书,用什么样的东西来滋养自己,你就会发展成什么样的人。”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赵彦伟认为,当下我们要跟着时代一起前行,要找到你自己的方向和兴趣,然后借助人工智能这一工具更好发挥强项,“成为你自己”。
在中国青年报社的思源·青年书店里,“钱学森灵境智慧书屋”充分实现“科学+人文”跨学科阅读效果,如同架设时空的桥梁,将科学巨擘的前瞻智慧注入当代青少年的求知旅程。
朱廉介绍,“钱学森灵境智慧书屋”既是对钱学森先生卓越贡献的致敬,也有助于推动科学知识的普及,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全面满足校园精神文化的多元化需求。
未来,人工智能如何让阅读变得更加有温度和厚度?
朱廉希望在未来,人工智能最好能成为读者们身边一个具有情感的“伙伴”,陪伴我们一起成长,一步步走过人生每一个阅读阶段,实现自己的梦想。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