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军,男,汉族,1967年4月出生,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前Google高级资深研究员,原腾讯副总裁。计算机科学家、畅销书作家,硅谷风险投资人。工业和信息化部顾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网络搜索专家。
吴军,男,汉族,1967年4月出生,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前Google高级资深研究员,原腾讯副总裁。计算机科学家、畅销书作家,硅谷风险投资人。工业和信息化部顾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网络搜索专家。
【正文】
近年来,每年都有大量成绩优秀的亚裔学生,难以进入美国的一流大学本科阶段。我们之前谈过其中的一个原因,即大学招生的不公平性,改变这种不公平需要全体亚裔的长期努力,不是短时间就能见效的。然而,亚裔学生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从而增加自己进入美国一流大学的可能性。
首先,亚裔学生需要从单纯追求工程和医科等专业,转变成对各种专业都抱有兴趣。
在美国,学习工程、医学和法学的确挣钱比较快,工作比较稳定,而学习文科类、艺术类课程,则找工作往往比较困难,更不要说挣大钱了。亚裔家长和学生常常急功近利,都一窝蜂挤到那些容易找工作、挣钱又多的专业里去,在大学的工学院、医学院的预科及法学院的预科,还有商学院里,可以说挤满了亚裔学生。即使在工学院内部,像化学工程、机械工程这些不是很热门的专业,亚裔学生也几乎不屑一顾。但是,另一方面,虽然美国的大部分大学都不限制专业选择,但也毕竟不能让学生们都挤到少数几个专业里去,否则,这些专业会因为学生太多而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而另一些专业则生源不足,所以大学在招生时必须做一点专业上的平衡。将一所综合大学的专业分布看成360度全方位的话,则亚裔学生常常都挤在90度,或者只有30度的专业范围内,如此一来,无疑增加了录取难度。
美国的这些私立名校需要让自己的学生专业平衡,除了我们谈到的通才教育的必要性外,也因为这些顶级大学的存在,是为了培养各个领域的精英,而不是培养一个个高输入的从业者。
其次,亚裔学生能够做的第二项努力,是减少一些无谓的竞赛,把时间花在寻找自己和学校的“钩子(hook)”上。
10年前,只要进入美国数理化、计算机、信息和生物等奥林匹克竞赛的训练营(成为美国奥林匹克代表队的前一步),几乎任何大学都可以随便挑。如今,这些比赛的成绩对于录取的作用远比申请者想象的要低。2015年,一位获得国际奥林匹克计算机竞赛金牌、品学兼优的亚裔学生,未能进入斯坦福大学,而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至少麻省理工学院还是很看重这些比赛成绩的,但是如今,一个用户数超过百万的APP,却要比竞赛成绩更容易受到麻省的青睐。虽然很多有识之士指出,当下很多名牌私立大学过少地考虑学习成绩的因素对美国的社会发展不利,并且呼吁改变这种现状,但是这种状况不可能在短时间改变。对此,高中生们应该主动适当调整时间分配,不要再花时间提高已经很高的学习成绩了。
相比其他族裔的学生,亚裔学生的学业成绩已经足够好了,成绩单再漂亮一点,对大学录取已经影响不大。需要强化的是能够把自己的经历编写陈给一个完整的故事来打动大学招生人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申请文书。与其花时间去参加那些得不偿失的竞赛,不如通过各种活动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以便从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亚裔学生要做的第三项努力,是在学校和各种场合用于表现自己。
正如亚裔学生在学业上都不愿意输给别人一样,在各种其他场合也应该表现出这种精神。在学校,应该积极参加甚至组织各种活动,竞选各种职位。这些能力一旦培养成,即使没有直接帮助自己进入某所大学,也会受用终生。亚裔学生(尤其是印度裔学生)常常在分数上争强好胜,甚至会为了半分去找老师,一门课得了B就会很难过。但是如果没有担任学校某个球队的队长或者学生会主席,大部分亚裔会觉得反正这个职位就一两人,我当不上很正常。这种心态不是一个未来领袖的心态,也不符合美国一流大学培养学生的标准。
最后,也是亚裔校友和亚裔家长们需要做的最重要的努力,是积极参与大学的各种活动,帮助大学与各地的工业界及政府进行合作,积极为大学捐款。这种努力在短期内不一定能见效,但是长期一定会见效。
如果亚裔的校友和家长们再不从全方位参与大学的建设,而仅仅把精力盯在自己孩子的成绩单上,把钱花在自己孩子的辅导课上,那么自己孩子的成绩再好,也难以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我想告诉那些想让孩子接受美国最好的高等教育的中国同胞,与其将钱花在购买豪宅、高尔夫球场和酒庄及一些奢侈品上,不如把钱捐给一些大学,在帮助大学搞好科研的同时,也影响大学招生政策的制定。只有当大量的亚裔都能进入到美国的私立名校,并且日后成为美国各个领域(而不仅仅是工程和医学等少数几个领域)的精英和领袖之后,才能影响美国的政策和价值观。半个多世纪前,犹太人开始这样做,如今他们的后裔开始收获父辈们辛苦播种耕耘后的果实。如果亚裔今天也开始付出这样的努力,那么下一代亚裔在申请美国一流大学上就会比现在容易很多。
最后,美国私立名校的申请过程相当复杂,甚至到了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步,而每个大学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一名高中生很难做到既按自己的特长发展,又能够兼顾所有一流大学的喜好,这使得进入这些大学变得难上加难。
但是,对学生学业的基本要求,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特长的要求,则是大部分美国私立名校的共同特点。尽管这些私立名校的录取并不公平,但是每年依然有不少没有任何背景的优秀学生能够进入这些大学学习。一方面,高中生和家长要了解进入美国私立名校的难度,不要单指望功课好就能被这些大学录取。另一方面,又要针对这些大学的特点,从高中阶段便开始积极做准备。要相信,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加上精心的准备,总会有机会得到一流大学的认可。
同时,学生和家长们也需要保持“尽人事、听天命”的心态,能进入一流大学学习固然可喜,而在申请一流大学时遇到一点挫折,也未尝不是一种历练。
来源:近现代史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