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这时候他还在为种菜滞销发愁,如今靠着这片不起眼的"土疙瘩",银行卡余额愣是多了6位数。种天麻真这么神?我把他的账本翻了个底朝天......
#春日生活打卡季# 老张蹲在自家后院,手里的天麻还沾着新鲜泥土,嘴角却咧到了耳根。
去年这时候他还在为种菜滞销发愁,如今靠着这片不起眼的"土疙瘩",银行卡余额愣是多了6位数。种天麻真这么神?我把他的账本翻了个底朝天......
种天麻就像开"土银行",投入少回报高。以半亩地为例,菌种+木材成本约3000元,管理得当可收鲜天麻800斤。按市场价25元/斤算,毛收入2万元。
晾干后收益更惊人:200斤干品×120元=2.4万,两年收获两次,刨去成本净赚超4万。比种玉米强10倍不止。
种天麻选址要诀记三字:凉、湿、阴。海拔800-1500米的山林最妙,腐殖土掺30%河沙最佳。
菌材选栎树、青冈树,截成50cm木段,每窖放8-10根呈"井"字堆叠。菌种掰成核桃大小,紧贴木材鱼鳞口,覆土10cm,最后盖层落叶保湿,仿野生环境最出好货。
天麻是"懒人庄稼",但有三忌:旱、涝、晒。雨季挖排水沟,旱季每周喷次雾水,保持60%湿度。最怕杂菌感染,发现木材发黑立即换新。
防鼠有妙招:窖周撒层草木灰,再凶的老鼠都绕道走。切记别手欠翻土,菌丝断了全完蛋。
天麻种下满周年就能开挖,寒露前后最合适。洗净的天麻按大小分级,3两以上卖鲜货,小的加工更划算。水煮15分钟捞出晾晒,晴天3日就能干透。有条件的用烘干机,温度控制60℃,12小时出精品。记住别去皮!带皮干货每斤多卖20元。
天麻种植区域有限,长江流域山地是天然温床,云南昭通、湖北宜昌已成黄金产区。
北方朋友别灰心,陕西秦岭、甘肃陇南照样丰收。关键看气候:年均气温10-15℃,年降水800mm以上,冬季有积雪覆盖最佳。平原地区也能种,但要搭遮阴棚控温,成本略高但利润依旧可观。
天麻最怕"两虫一病":伪叶甲啃嫩芽,用茶枯粉泡水喷杀;蛴螬吃块茎,播种前翻土晒7天最管用。烂窖多因积水,选址时坡度>15度最保险。
市场价格波动别慌,鲜货滞销就加工干货,今年每斤干品已涨到150元,囤半年反而多赚。
来源:黄桐视野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