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人均阅读量超10本,青年人爱夜读,老年人阅读自我评价高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0 21:16 2

摘要:4月20日,《2024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在2025年世界读书日上海全民阅读主题活动上发布。此次报告是对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连续进行的第十三次调查,除延续基本调查,还设置未成年人阅读和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两个专题板块,为全面了解市民阅读生活提供最新观察视角。

4月20日,《2024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在2025年世界读书日上海全民阅读主题活动上发布。此次报告是对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连续进行的第十三次调查,除延续基本调查,还设置未成年人阅读和城市公共阅读空间两个专题板块,为全面了解市民阅读生活提供最新观察视角。

调查显示,2024年上海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7.15%,人均阅读量超10本。数字阅读连续三年登上市民偏好阅读方式榜首,数字阅读付费行为愈发普遍。上海书展等图书交易活动受全民追捧,市民参与二手书交易热情高涨。儿童友好阅读空间受欢迎,青年群体夜读趋势初显,银发群体阅读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全民阅读工作成效显著

全民阅读蔚然成风,青年引领夜读风尚

2024年,上海市民的综合阅读率(综合阅读,含纸质阅读、电子书阅读、有声阅读以及视频阅读)达97.15%,年平均阅读量为10.03本。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上海市民年平均阅读量为13.37本,2023年上海市民年平均阅读量为12.37本。

数字阅读VS纸质阅读

“夜读”成为都市文化生活新风尚。20-22时以52.64%的占比成为黄金阅读时段,值得关注的是,22时后仍有25.14%的市民进行阅读,其中青年群体占比近三成。

青年群体阅读数量(9.47本)在所有年龄段中垫底。超八成(82.66%)青年对自身阅读量评价偏低,阅读实际数量与自身期望之间尚存在差距,工作、阅读与生活之间的平衡仍是都市青年的当代必修课。

市民热衷于参加线下公共阅读活动,其中排名第一的是以上海书展为代表的图书交易活动,文旅商体展融合形式受到全民欢迎。

纸质图书二手经济日渐活跃、数字阅读连续三年占据榜首

上海市民二手图书交易意愿高涨,青年群体正在引领二手书循环经济。75.30%的市民表示“比较”或“非常”愿意参与二手书流通。其中,青年群体以78.43%的占比居首,成为核心推动力量。

在阅读方式上,电子书阅读率连续三年占据榜首(81.61%)。纸质图书和视频讲书阅读率近三年稳步攀升,有声书阅读率则连年下降。

在阅读时长上,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从2023年的53.90分钟增长至2024年的58.77分钟。与此同时,纸质阅读时长则从44.18分钟下降至38.89分钟。

市民数字阅读付费行为愈发普遍,上海市民数字阅读付费率从2023年的84.20%稳步提高至2024年的86.79%,平均购买支出则从173.95元升至195.49元,体现市民对高质量数字阅读内容的认可。

视频讲书成为知识传播新阵地,52.65%的市民对视频讲书持积极态度,且支持率随教育程度提升而提升。

近八成市民打卡公共阅读空间,“阅读+”新场景受期待

77.96%的上海市民在过去一年使用过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或城市书房等公共阅读空间,近三成市民保持每月至少一次的访问频率。

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和城市书房成为市民最喜爱的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满意度分别为79.00%、63.70%和38.04%。青年群体对实体书店的满意度评分超过其他群体。

超七成市民打卡公共阅读空间

70.66%的市民期待“阅读+公园”场景,半数期待“阅读+商场”,43.28%的市民设想在CityWalk路线嵌入图书角。这些或将成为上海提升“书香城市”建设水平的关键方向。

儿童友好阅读空间成效显著,纸质书成亲子阅读桥梁

上海市未成年人偏爱纸质阅读,过去一年,他们平均每天阅读纸质课外书28.06分钟,数字阅读时长为19.10分钟,平均前往图书馆和书店9.90次,87.60%的0-8岁未成年人曾前往儿童友好阅读新空间等公共阅读场所。

过去一年,上海市未成年人平均阅读13.01本课外书。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低年级是阅读高峰期。据统计,0-8周岁未成年人过去一年阅读了11.74本书,9-13岁为14.10本,14-17岁则为13.97本。

纸质书成为亲子阅读的桥梁。上海市未成年人平均每周亲子阅读时长近2小时(110.01分钟)。偏好纸质阅读的家长的周均亲子阅读时长(121.50分钟)高于偏好数字阅读的家长(103.21分钟)。家长的阅读偏好对孩子有显著影响,家庭藏书数量越多,孩子纸质课外书阅读量越高。月收入越高的家长,所报告的亲子阅读时长也越长。

纸质阅读成为亲子阅读桥梁

老有所读,银发群体健康养生阅读需求旺盛

老年群体阅读获得感进一步提升,65.32%的老年群体年阅读量达到6本及以上。超过半数老年人(56.53%)对自我阅读数量评价较好。电子书阅读成为老年群体主要的阅读方式,80.44%的老年人青睐电子书阅读。

31.98%的老年人家庭藏书量超过100本,超过平均水平(23.70%)。同时,在旧书处置方式上,老年群体偏好公益捐赠(27.45%)。

老有所读

“阅读+养生”活动受到老年人偏爱,同时,老年群体中最常前往社区阅览室的占比18.73%,高于平均水平(10.19%),这类阅读空间充分满足老年人“家门口”的阅读社交需求。34.46%的老年人希望在医院增设读书角,高于平均水平(28.83%)。

总体而言,上海市民养成了优良的阅读习惯,各群体在阅读中找到怡然自得,刻画出“人民城市”的文化内涵,满城书香味更加浓厚。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结玉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