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谷雨时节,牡丹倾城洛阳城的千年花事不仅绽放在枝头更点缀于“砖头”今天,带你认识宋金时期牡丹雕砖凝固在砖头里的谷雨春色砖雕是中国独有的建筑装饰艺术在朴素的砖上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纹样模拟自然万象以点缀宅院至宋金时期,砖雕技艺登峰造极尤以牡丹题材为盛匠人以刀代
谷雨时节,牡丹倾城
洛阳城的千年花事
不仅绽放在枝头
更点缀于“砖头”
今天,带你认识宋金时期牡丹雕砖
凝固在砖头里的谷雨春色
砖雕是中国独有的建筑装饰艺术
在朴素的砖上
雕刻出人物、山水、花卉等纹样
模拟自然万象以点缀宅院
至宋金时期,砖雕技艺登峰造极
尤以牡丹题材为盛
匠人以刀代笔
将牡丹的丰姿定格于方寸之间
△花枝童子雕砖
童子攀折花枝、嬉戏丛间
牡丹与稚趣相融
△狮子衔牡丹雕砖
狮子造型威猛
却口衔一朵盛开的牡丹
颇具“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意蕴
高浮雕与线刻结合的技法
让平面的砖石呈现出立体的流动感
砖上的各式牡丹
或含苞待放,或舒展层叠
花瓣的脉络、枝叶的卷曲
皆纤毫毕现
仿佛能嗅到砖石间流淌的暗香
一砖一花,这些“砖上丹青”
将绘画的灵动与建筑的厚重完美融合
像是一曲凝固的无声诗
记录了千百年前的洛阳花事
“淡极始知花更艳”看牡丹里的宋代美学
虽然牡丹在唐代文学中很出名
但是到宋代才真正地融入
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牡丹纹样不仅是装饰
更是宋代生活美学的镜像
不同于唐代的华丽繁复
宋代追求“淡极始知花更艳”的含蓄美
雕砖中的牡丹纹样
线条疏朗而富有韵律
既保留了牡丹的丰腴之美
又赋予其文人画般的清雅气韵
除了雕砖上的牡丹
牡丹还装点着古人的生活器物
△宋·青釉刻花牡丹纹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青釉刻花牡丹纹盘上
一朵缠枝牡丹婉转舒展
釉色温润如玉
△宋·三彩牡丹纹枕,洛阳博物馆藏。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更有三彩牡丹纹枕
将谷雨的春色定格于陶土之上
牡丹纹样
恰似宋代生活美学的无声注脚
让我们看见古人的极致浪漫
古迹寻芳地图邀您共赏“国色”
谷雨三朝看牡丹
自唐宋起
赏牡丹便是暮春时节的风雅轶事
送你一份古迹寻芳地图
邀您共赏“国色”
河南洛阳:王城公园、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宋代文坛大家欧阳修
一语道破洛阳与牡丹的千年羁绊
△王城公园
东周王城遗址之上
周平王迁都洛邑的辉煌往事
化作今日满园牡丹的锦绣乾坤
园内“洛阳红”“二乔”灼灼其华
更有“春柳”如碧玉凝翠
漫步其中,随手一拍都是绝色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浩荡史诗
在此凝为园林之韵
园中“银丝贯顶”牡丹千丝垂落
如月华倾泻,独步天下
夜游时,水中巨型牡丹花灯
与非遗铁花相映成趣
盛唐气象在光影中重生
第42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
一场“博物馆奇妙游”
也在这座千年古都徐徐展开
夜游项目、实景演绎、非遗市集……
当“牡丹+文化”的王炸组合
撞上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底蕴
产生的化学反应远不止“流量狂欢”
山东菏泽:曹州牡丹园
△曹州牡丹园
菏泽牡丹始于隋,兴于唐宋
至明清已成“曹州牡丹甲海内”之势
由赵楼牡丹园、桂陵园、天香园等
历史名园构成的曹州牡丹园
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牡丹基因库
1300多个牡丹品种、涵盖九大色系
从菏泽走出来的牡丹新品种
已经占国内总量的80%
游客漫步花间,簪花对诗
手持“牡丹通关文牒”集章打卡
千年风雅未曾消退
国色芳华“流量”牡丹
真正做到了一朵花带火一座城
北京:景山公园
△景山公园
元明清三代皇家御苑
位于北京中轴线最高点
可俯瞰故宫全景
乾隆曾命江南名匠移植洛阳牡丹
园内牡丹与红墙、金顶交辉
一园看尽“国色天香”
河北邢台:汉牡丹园
△汉牡丹园
因汉代牡丹传说得名
相传刘秀避王莽追杀时藏于牡丹丛中
牡丹枝叶蔽其身形
后题诗赞其“忠心不改”
园中汉代古牡丹历经2000年风霜
仍岁岁花开
同株异色、异地不活的“五奇”之谜
更为其平添传奇色彩
陕西西安:兴庆宫公园
兴庆宫始建于唐开元二年(714年)
原为唐玄宗登基前的藩王府邸
后扩建为长安三大宫殿群之一
宫内沉香亭
为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之地
李白曾在此写下
“云想衣裳花想容”等名句
将牡丹之美与盛唐气象融为一体
浙江杭州:六和塔
北宋开宝三年(970年)
吴越王为镇钱塘潮建塔
现存砖木结构为南宋遗存
塔周遍植牡丹
苏轼曾赞“园中花千本,百品竞艳”
砖雕缠枝牡丹纹与真花相映
宋式极简美学跃然眼前
出行提示:花期受温度影响大,出发前记得查景区实时播报!
谷雨赏牡丹
赏的是花,亦是千年沉淀的仪式感
当我们驻足花前
便是与李白对饮、同苏轼赋诗
在古今交织的芬芳中
读懂何为“唯有牡丹真国色”
监制丨唐怡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