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多买5双麦昆3条Gucci全是假!直播间疑售假?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1 08:36 2

摘要:可上海的赵先生,却用这笔钱换来了5双刺鼻的“假麦昆”、3条氧化的“假Gucci”,还有平台反复甩来的“100元优惠券”——这事儿,谁听了不憋屈?

2万多块钱,能买什么?

是普通家庭小半年的生活费,是年轻人攒了好久的“轻奢梦”。

可上海的赵先生,却用这笔钱换来了5双刺鼻的“假麦昆”、3条氧化的“假Gucci”,还有平台反复甩来的“100元优惠券”——这事儿,谁听了不憋屈?

故事得从今年3月底说起。

赵先生在某社交平台的直播间里,刷到“Runtoo奢品”和“三合奢品”两家店卖奢侈品:5双亚历山大·麦昆小白鞋,每双2480元;3条GUCCI双G皮带,每条3080元。

主播口口声声“官方正品”“假一罚四”,赵先生想着大平台有保障,咬咬牙下单了24720元。

可货一到手,味儿就不对了:鞋子皮质刺鼻,皮带金属扣氧化发乌,和朋友的正品一对比,连赵先生这个“门外汉”都看出不对劲。

他先找得物APP做图片鉴定,结果“假货”;又花钱送检,还是“假货”;最后自费5700元送到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报告直接写着“不符合品牌方已售商品的外观细节特征”——铁证如山,这8件商品全是假的!

更气人的是,等赵先生找平台维权,换来的是“死循环式”敷衍:3月29日开始投诉,48小时后等来“退货退款+100元优惠券”;4月1日、3日、5日……每隔两天就有不同客服打电话,说的话却一模一样;9通电话打下来,涉事店铺在平台上搜都搜不到了,可赵先生的24720元购物款、5700元鉴定费,就这么“打水漂”了?

赵先生的遭遇,绝非偶然。

这些年,直播间卖假奢侈品的新闻,咱们见得还少吗?

福建网友在直播间花268元买“GUCCI”鞋,结果收到的是“GUCL”,字母被刻意遮挡,客服还硬说“这是酷奇正品”;抖音用户买麦昆小白鞋,商家发的是莆田假鞋,鞋盒没标识、二维码扫不出官网,平台处理结果竟是“退货退款+199优惠券”;甚至有App搞“LV、GUCCI一折特卖”,真假混卖涉案超千万……

这些套路,总结起来就三点:第一,主播用“正品”“假一罚十”当噱头,遮挡关键logo或细节;第二,平台对商家资质审核不严,等消费者发现问题,店铺早“人间蒸发”;第三,出事后平台“和稀泥”,用“优惠券”“退货退款”打发人,反正消费者维权成本高、流程长,拖到最后可能就放弃了。

法律界人士早就说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平台明知或应知商家售假却不处理,要和商家一起担责;而“假一赔三”的规定下,赵先生这单要是按法律赔,光涉事小白鞋的链接(已售95双)就该赔100多万。

可现实里,平台给的是100元优惠券,商家连人影都找不着——这哪是解决问题?

分明是“欺负老实人”。

更扎心的是,这些直播间的“亮眼数据”,可能就踩着消费者的信任往上爬。

赵先生买的那家店,之前已经卖了3341件商品,95双小白鞋的链接挂着“已售”标签,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跟赵先生一样,花了钱买了假,最后连个说法都讨不到。

作为普通网友,咱们谁没在直播间冲动消费过?

看到主播拍胸脯保证“正品”,想着大平台有保障,结果到手全是假的。

退货退款是应该的,但100块优惠券算什么?

当我们是要饭的?

平台更该想想:你们赚的是流量钱,担的却该是责任。

店铺卖假货,你们审核不严;消费者投诉,你们敷衍了事;等店铺跑了,你们一句“协助联系商家”就打发人——这样的平台,谁还敢信?

这事儿,真该给所有直播间和平台提个醒:“假一赔三”不是口号,是法律;消费者的信任,不是“100元优惠券”能买的。

什么时候平台能主动查假、积极赔假,什么时候监管能让售假商家“倾家荡产”,咱们的“轻奢梦”,才能真正踏实。

毕竟,谁赚钱都不容易,谁都不想花真金白银,买一肚子气。

来源:时尚等一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