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2万多买GUCCI、麦昆全是假!直播间售假,平台只赔100元优惠券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1 09:19 2

摘要:赵先生刷直播时,被“Runtoo奢品”“三合奢品”两家店的“正品”宣传吸引:麦昆小白鞋2480元一双,GUCCI皮带3080元一条,价格比专柜低,但主播拍着胸脯保证“官方正品,假一罚四”。

2万多块钱,就买了一堆“假大牌”?

上海赵先生最近气得睡不着——在直播间精挑细选的5双亚历山大·麦昆小白鞋、3条GUCCI皮带,经专业机构鉴定全是假货!

更离谱的是,平台的解决方案居然是“退货退款+100元优惠券”,这事儿搁谁身上能接受?

故事得从今年3月说起。

赵先生刷直播时,被“Runtoo奢品”“三合奢品”两家店的“正品”宣传吸引:麦昆小白鞋2480元一双,GUCCI皮带3080元一条,价格比专柜低,但主播拍着胸脯保证“官方正品,假一罚四”。

可收到货后,赵先生就犯了嘀咕——鞋子有刺鼻异味,皮带金属扣氧化严重,和朋友的正品一对比,质感差得离谱。

他先找得物App做图片鉴定,结果显示“假货”;不放心又送检,结论还是“假”;最后自费5700元找中检集团,报告明明白白写着“不符合品牌外观特征”。

铁证如山,赵先生以为维权能顺利,没想到更糟心的来了:从3月29日开始,他反复联系平台,9通客服电话,说的都是“退货退款+100元优惠券”,像套娃似的来回敷衍。

更让他崩溃的是,两家涉事店铺现在根本搜不到了,而此前这些店已卖出3341件商品,单麦昆小白鞋就卖了95双——按“假一赔三”算,光这一个链接的赔付就超百万!

赵先生的遭遇不是个例。

这些年,“直播间卖假奢侈品”的新闻隔三差五上热搜:2024年,上海“小年鱼”App被曝真假混卖,涉案1000多万;2025年,上海警方又端掉一个直播售假团伙,卖出万余件假潮牌服饰;甚至连Gucci官方旗舰店都被消费者投诉过“真假难辨”。

为啥直播间成了“假大牌”温床?

首先是“利”字当头。

假奢侈品成本低到离谱:有业内人士透露,一双仿麦昆小白鞋成本可能不到200元,挂2000多卖,利润翻10倍;一条假GUCCI皮带成本百来块,标价3000+,商家赚得盆满钵满。

其次是“监管漏”。

很多直播间打“擦边球”:主播口口声声“正品”,但商品链接里不写品牌;店铺随时能“消失”,消费者连商家信息都查不到;平台虽有“售假清退”规则,但实际执行时,往往优先“和稀泥”——赵先生的平台回应就是“退货退款,协助联系商家”,至于“假一赔三”?

只字不提。

更扎心的是,消费者维权难。

赵先生自费5700元做鉴定,这已经是“下血本”了;普通消费者遇到假货,可能连鉴定费都舍不得出,只能吃哑巴亏。

就算有勇气维权,流程也像“闯关”:先和商家扯,商家跑了找平台,平台推给商家,最后可能还得去法院——时间、精力、钱都搭进去,结果可能只是“退个货”。

赵先生的委屈,网友们太懂了:“花真金白银买信任,结果被当韭菜割!”“平台赚着流量钱,出了事就甩锅,凭什么?”

从法律上说,平台可没那么容易“甩锅”。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四条明确:平台若明知或应知商家售假却不处理,要和商家一起担责。

也就是说,赵先生遇到的情况,平台要么“没发现”(监管失职),要么“发现了不管”(故意纵容),都得担责。

可现实中,平台的“100元优惠券”像根“软钉子”——退了货,消费者的时间、精力、鉴定费没人赔;要赔偿?

平台说“联系不上商家”。

这背后,是直播电商的“畸形生态”:平台要GMV(商品交易总额),要“上亿直播间”的漂亮数据,对商家的审核可能睁只眼闭只眼;商家要“快钱”,反正被查了大不了换个号继续播;最受伤的,永远是相信“直播正品”的消费者。

赵先生的事,该给所有人提个醒。

对消费者来说,直播间买奢侈品,先问自己三个问题:价格是不是低得离谱?

主播敢不敢亮授权书?

平台有没有“假一赔三”的明确承诺?

别被“手速快、价格低”冲昏头,毕竟“天上掉的馅饼,可能是陷阱”。

对平台来说,别总盯着“流量”和“数据”。

用户信任才是最值钱的“GMV”。

既然收了商家的“坑位费”“佣金”,就得负起监管责任——审核资质、监控商品、及时下架问题链接,这些不是“麻烦事”,是“本分事”。

对监管部门来说,得“动真格”。

这些年,上海警方连破多起直播售假案,抓了人、封了店,效果看得见。

但“打”只是一方面,还得“防”:比如推动平台建立“假货黑名单”,让售假商家“一处售假,全网封杀”;比如简化消费者维权流程,让“假一赔三”不再是“纸上的权利”。

赵先生的维权还在继续,他说:“我不是要多少钱,就想要个‘明白’——到底是谁让假货堂而皇之进了直播间?”这声“追问”,该让所有赚“快钱”的商家、“和稀泥”的平台、“装糊涂”的看客都听听:消费市场的底线,容不得“假大牌”撒野;消费者的权益,容不得“100元优惠券”敷衍!

(注:文中案例、法律条款及行业背景综合自公开报道与权威法律文件。

来源:科学小汤圆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