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区多措并举推进撂荒地整治 昔日荒坡变“致富田”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1 09:53 2

摘要:近年来,陇南市武都区将撂荒地整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等举措,累计整治撂荒地超23万亩,昔日的荒坡地正逐步蜕变为“致富田”“希望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陇南市武都区将撂荒地整治作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等举措,累计整治撂荒地超23万亩,昔日的荒坡地正逐步蜕变为“致富田”“希望田”,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新动能。

武都区依托“农事直通”App等技术手段,组织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逐户逐地块开展地毯式核查,精准掌握撂荒地位置、面积及成因,建立动态台账,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2023年,全区完成1.4476万亩撂荒地整治,实现动态清零目标。

针对劳动力外流、土地零散等问题,武都区创新“自种+流转+托管”模式,鼓励农户复耕、能人代种、合作社托管。马营镇张坪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能人大户”联动,整治120亩撂荒地种植小麦、洋芋,并引入植保无人机实施“一喷三防”作业,提升粮食产量。梁塄坎村则采取“粮药结合”模式,种植当归、党参等中药材,间作玉米、小麦,兼顾经济收益与粮食安全。

同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业示范区,如马营镇结合复垦土地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利用星空露营等资源,推动农旅融合;洛塘镇则通过种植奖补政策,引导农户在撂荒地种植油菜、冬小麦等作物,形成“户户种粮”的积极氛围。此外,全区划分中药材优势产区,推广椒粮套种模式,优化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民增收。为严防撂荒反弹,武都区强化政策宣传与监督,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行为。同时,通过代耕代种、土地流转等方式,建立“复耕复种+托管托底”机制,确保整治成果长效化。2022年秋播期间,枫相乡抢抓农时,复垦土地种植冬小麦550亩,为来年丰收奠定基础。

从杂草丛生的荒坡到生机勃勃的良田,武都区以撂荒地整治为突破口,不仅守住了耕地红线,更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未来,全区将继续深化整治行动,为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筑牢根基。

来源:陇南武都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