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警艺丨2025年4月19日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1 10:04 2

摘要:天水公安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秉承文化育警理念,以文艺之声之力营造氛围、凝聚警心,用警营文艺力量发好天水公安声音、讲好龙城警察故事

天水公安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秉承文化育警理念,以文艺之声之力营造氛围、凝聚警心,用警营文艺力量发好天水公安声音、讲好龙城警察故事。

警徽照腔韵 秦声守山河

在村子里那座饱经沧桑、满是岁月痕迹的戏楼中,父亲的秦腔人生缓缓拉开帷幕。他是个丑角,脸上那方白粉勾勒的“豆腐块”,宛如一个神秘的符号,承载着无数欢笑与故事。只要他一出场,台步轻扭,扇子悠然摇动,台下观众便会被他逗得前俯后仰。这个以诙谐幽默演绎世间万象的角色,用看似荒诞的表演,让观众沉浸在欢乐的海洋,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将世间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

小时候,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坐在戏楼的第一排,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视着父亲。在我心中,父亲就是全世界最了不起的人。他站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用幽默诙谐为大家带来无尽的欢乐。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察觉到,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正艰难地前行。戏楼里的观众日益减少,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年轻人的身影寥寥无几。父亲为了传承秦腔,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拉赞助、办演出,可收获却十分有限。看着父亲日渐憔悴的面容,我心中满是心疼,对秦腔也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我爱它,因为它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又恨它,因为它让父亲如此辛苦。直到那个飘着槐花香气的庙会傍晚,我看到父亲佝偻着腰,手指颤抖地在油彩盒边缘反复摩挲,准备涂抹白粉时,我才突然明白,这看似简单的豆腐块妆容下,藏着比警徽还要沉重的坚持 。

当戏楼的椽木在岁月的侵蚀下悄然腐朽时,我的人生也转向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那年冬夜,我替父亲收拾戏箱,发现他珍藏的蟒袍内衬上,密密麻麻补着十七处补丁。这些交错重叠的针脚,仿佛在诉说着父亲对秦腔的执着与坚守。而正是这份坚守,最终缝成了我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的入警通知书。穿上警服,戴上警徽,我成为了一名基层警察。基层工作琐碎而繁杂,从处理邻里纠纷、进行治安巡逻,到应对醉酒闹事的夜市摊头,再到寻找留守儿童走失的麦田沟壑,每一项任务都考验着我的耐心与能力。每当警笛声在大街小巷响起,使命感便在我心底油然而生,我深知,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宁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

那年谷雨刚过,辖区举办盛大庙会,邀请父亲的剧团来表演秦腔。当我握着安保方案走进挂着“艺苑生辉”褪色锦旗的后台时,正好看见父亲踮着脚,在斑驳的镜子前认真地勾画脸谱。他佝偻的脊背绷得紧紧的,像一张拉满的弓,而拈着笔管的手指却稳如磐石。白粉在他脸上的皱纹沟壑间游走,渐渐绘出记忆里那方明晃晃的“豆腐块” 。

站在台下执勤时,我特意选择了正对戏台的位置。熟悉的鼓点响起的那一刻,五十八岁的父亲仿佛返老还童。观众们被他夸张的趔趄逗得哄堂大笑,而我却在晃动的警徽反光中,清晰地看到他甩袖时飞溅的汗珠,正无声地渗入戏台地板的裂缝。那些被父亲汗珠浸润的梨木裂缝,恰似我执勤本上记录邻里纠纷的折痕,都是岁月盖下的隐秘印章。看着父亲在台上全身心投入地表演,熟悉的唱腔和动作,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

他一出场,那独特的台步和挤眉弄眼的模样,总能逗得全场哄堂大笑。我跟着笑,可偶尔也会在笑声中生出一丝别样的情绪。看着父亲为了逗乐观众做出各种夸张动作,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觉得他似乎总在出丑,好像低人一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的话。每一场秦腔演出,都是一次对生活的深刻诠释。父亲在台上嬉笑怒骂,将生活里的狡黠、憨厚、无奈、乐观,通过丑角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用独特的方式,传承着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那些唱词、念白、身段,都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与情感。那一刻,我心中对秦腔的“恨”烟消云散。我明白了,非遗传承和警察工作一样,都是在守护一种珍贵的东西,一个守护文化根脉,一个守护社会安宁 。

从那以后,我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于秦腔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我参加各类秦腔文化宣传活动,向身边的同事、朋友绘声绘色地介绍秦腔的历史和魅力。我还协助父亲的剧团拍摄宣传视频和网络直播,通过网络让更多人了解秦腔。近期,安万秦腔红透西北五省,街头巷尾皆闻其声。在传承的漫漫长路上,它虽暂遇风雨,但只要经典旋律还在,希望的曙光就从未消散,让我们一起推动秦腔再绽光芒。同时,我也在警察岗位上坚守着,认真处理好每一起案件,用心服务好每一位群众 。

当年戏楼斑驳的楹联“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如今看来竟暗合警务工作的真谛——方寸之间化解纷争,有限警力守护万家。如今,当我巡逻经过翻新的戏楼,总会在鎏金匾额下驻足片刻。我仿佛看到父亲在台上歪戴的纱帽,与我警帽微倾安抚群众时的弧度,原是同一种生存美学的两端。

警察与秦腔,看似毫无关联,实则紧密相连。它们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却都饱含着坚守与担当。父亲在秦腔一线的坚守,让古老艺术得以延续;我在基层的守护,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父亲依旧活跃在舞台上,用他的丑角人生,为观众带来欢乐与思考;我坚守在警察岗位,用行动捍卫人民的安全。看似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却因为责任与传承紧紧相连。秦腔的韵味与警笛的鸣响,成为我生命中最独特的旋律,激励我在守护非遗与守护人民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当暮色中的警笛与晨雾里的板胡在某处街角相遇,大地便涌动着无声的安宁,那是文化传承与社会安宁交织而成的美好图景。

来源:天水公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