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泰国食品饮料企业IFBH Limited(下称“IFBH”)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公开信息显示,IFBH是一家创立于泰国的食品饮料公司,主营椰子水饮料与植物基零食,旗下拥有if与Innococo两大品牌。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张璐
椰子水热度在过去两年爆发,也将一家公司推向资本市场。
近日,泰国食品饮料企业IFBH Limited(下称“IFBH”)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公开信息显示,IFBH是一家创立于泰国的食品饮料公司,主营椰子水饮料与植物基零食,旗下拥有if与Innococo两大品牌。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凭借if椰子水,IFBH实现了高速增长。这匹收入规模超11亿元的饮料“黑马”模式相当轻,其生产、物流运输、销售这些关键环节均是与第三方合作,过去依靠一支不到50人规模的团队实现了高速增长。
招股书援引灼识咨询报告称,按零售额计算,截至2024年,IFBH在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椰子水饮料市场的市场份额均为第一,其中,IFBH在中国内地的市场占有率约34%。在全球范围内,IFBH也仅次于美国品牌唯他可可(Vita Coco),排名行业第二。
如果一切顺利,IFBH将成为继美国饮料同行Vita Coco后,又一家以椰子水为主的上市饮料公司。
中国市场成业绩增长引擎
近日,泰国食品饮料企业IFBH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募资拓展全球市场。
据了解,IFBH于2013年创立了椰子水品牌,2017年,IFBH正式进军中国市场并聚焦品牌运营战略,从2020年开始,其在中国内地市场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招股书显示,IFBH近年业绩增长显著。2023年和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8744.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38亿元 )、1.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53亿元),实现净利润1675.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2亿元)、3331.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43亿元)。其中2024年营收、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0.3%、98.8%。
IFBH称,报告期内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努力渗透中国内地市场,导致椰子水在中国内地市场的销量增加。2023年和2024年,其毛利率分别为34.7%、36.7%。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一家泰国企业,2024年IFBH九成以上的收入均来自中国内地市场。
招股书显示,2024年其在中国内地市场的收入达到1.46亿美元(约合10.66亿元人民币),营收占比高达92.4%。同期,IFBH在中国香港市场的收入同比增加46%至720万美元,占比为4.6%。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较为依赖椰子水这款大单品。2023年和2024年,椰子水为公司贡献了93.8%、95.6%的收入,占比较大。尽管公司还在2020年开发出植物基零食,几年后又开发并推出Innococo品牌,用于销售其他椰青类饮品,但其他饮料、植物基零食的营收占比依然很低。
IFBH在招股书中称,大中华区即饮软饮料市场拥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按零售额计算,2024年市场规模达1384亿美元,预计将以7.1%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的1947亿美元。椰子水饮料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预计将自2024年的约10.93亿美元以19.4%复合年增长率升至2029年的约26.52亿美元。
为了在中国拓展市场和提升品牌知名度,IFBH不仅与泡泡玛特合作,将其热门的Crybaby角色呈现在if产品包装上,还签下代言人,与KOL等合作,并进行多项户外宣传推广。
这也使得IFBH的营销开支快速上涨。招股书显示,该公司的营销开支由2023年的366.3万美元增加100.8%至2024年的735.5万美元,营销开支占总营收的比例由4.2%增加至4.7%。
在这种背景下,IFBH谋求港交所上市,募资将用于加强公司的仓配能力,品牌建设,巩固公司在中国内地市场地位及渗透程度。与此同时,IFBH还欲拓展澳州、美洲和东南亚的业务,提升公司的创新能力,以此加快全球布局。
46名员工背后的轻资产模式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如此之高的业务增速和盈利能力,放在全球饮料行业,可谓独树一帜。根本原因还是在于,IFBH的轻资产模式。
IFBH也在招股书中提到,轻资产业务模式为其竞争优势之一。“轻资产业务模式赋予公司高度生产弹性与扩展能力,使公司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快速扩展全球分销网络。更重要的是,该模式让公司能够投入资源,继续致力于产品创新与品牌建设。”
具体来看,IFBH的生产采用代工模式。代工厂商向公司认可的椰农及采集商采购椰子水,并向公司指定或认可的供应商购买其他原材料。
在销售上,IFBH与分销商合作销售,利用分销商物流与营销资源,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渗透市场,大幅降低渠道开发成本。除销售合作,该公司还会与当地分销合作方共担营销开支,进行有协调的营销活动。
也就是说,IFBH不参与生产、仓储、销售等环节,专注品牌开发、营销及国际分销业务。另外,IFBH在中国内地市场只有两个分销商运营if品牌,一个负责线上渠道,包括天猫、京东及抖音等电商和社交电商平台,另一个专注线下渠道,如超市和便利店。
随着轻资产模式打磨得越发成熟,该公司的团队也变得更为精简。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底,IFBH仅有46名员工,其中新加坡有3人,泰国有43人。展开来说,销售、研发、仓配、行政财务人事员工数量分别为20人、5人、6人、12人。
不过,在轻资产模式下,IFBH对代工厂的依赖程度较高。招股书显示,2023年和2024年,IFBH向五大供应商(主要是代工厂商)采购的金额分别约为5300万美元和9700万美元,在同期采购总额中的占比分别高达92.3%和96.9%。
这也使得其劣势也非常明显。过分依赖代工厂及少数大客户,会削弱总部对品牌的整体把控力,难以适时发现品牌风险。
此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使得IFBH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一定冲击。外资品牌如Vita Coco加速渗透中国市场,本土品牌如春光、娃哈哈、统一等也纷纷入局,新锐品牌如菲诺、可可满分等迅速崛起,这些都让IFBH在中国内地的市占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在行业人士看来,椰子水市场热度不断攀升,为IFBH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但眼下,这家靠轻资产模式快速扩张的企业,亟需在资本加持下找到应对价格战与品质竞争的新解法。港交所的上市进程,或将成为其关键一役。
来源:长江商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