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晨光里,粉笔灰在光柱中起舞。年轻的教师正俯身扶正后排男孩歪斜的坐姿,作业本上"爱"字总少一笔。她突然想起那位白发教育家的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便撕下一页纸,在背面画了株扎根深土的杏树,每片叶子都写着汉字,树干上刻着古老的箴言:"泛爱众,而亲仁。"
晨光里,粉笔灰在光柱中起舞。年轻的教师正俯身扶正后排男孩歪斜的坐姿,作业本上"爱"字总少一笔。她突然想起那位白发教育家的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便撕下一页纸,在背面画了株扎根深土的杏树,每片叶子都写着汉字,树干上刻着古老的箴言:"泛爱众,而亲仁。"
投影仪的嗡鸣惊醒了打瞌睡的孩子。保温杯轻轻撞上课桌,杯身梅花在余晖里泛着暖光。"知道寒夜为何梅花最香吗?"少年睫毛上的水雾,在看到"进步之星"徽章时,化作滚落的星子。
教研室的灯光在暮色中发亮。老校长盯着政策文件发愁,年轻教师突然想起教育家的演讲:"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技巧越高,学生眼中的世界就越鲜明。"她从抽屉里掏出批改到凌晨的试卷,红笔圈出的错题旁,贴着二维码——那是远方团队开发的思维可视化平台。
山村小学的直播课堂连通城市时,后排的孩子第一次看见屏幕那端的学长。"我的导师总在除夕前催论文,"学长指着白板上的思维导图,"就像他逼着我们画出知识的年轮。"孩子们发现,原来严苛的批改和远方的天文台一样,都是通向星辰的阶梯。
月光漫过操场边的银杏树,年轻教师在朋友圈转发教育家的最新演讲。评论区里,支教归来的学子们晒出公益计划海报:城市孩子捐出压岁钱购置的3D打印机,正在打印课本里的汉字;而那笔化作教育基金的奖金,正支持着乡村教师赴京研修。
当人工智能走进课堂,老师最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什么?银杏叶上的露珠与讲台上那本泛黄的教育论著交相辉映。封面"春风化雨"四字,与窗外摇曳的树影重叠。爱,是将知识的横笔写成桥梁,竖笔铸成灯塔——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被点亮的星辰,在思维的银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