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板总想裁掉老员工?看完这3个现实原因,工龄越长越危险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0 02:22 2

摘要:最近在职场圈里,关于“裁员该怎么选”的话题讨论特别火。不少人都在私下嘀咕:“要是公司真到了裁员那一步,到底裁哪种人最‘划算’呢?”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现实又敏感的话题——为啥有人说“裁老员工性价比高”,但真正操作起来又为啥没那么简单?

最近在职场圈里,关于“裁员该怎么选”的话题讨论特别火。不少人都在私下嘀咕:“要是公司真到了裁员那一步,到底裁哪种人最‘划算’呢?”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这个现实又敏感的话题——为啥有人说“裁老员工性价比高”,但真正操作起来又为啥没那么简单?

先说说为啥有人觉得裁老员工“性价比高”。在职场待过几年的人都知道,大部分公司里工作年限越长的员工,工资基数往往越高。尤其是那些在公司待了五六年以上的老员工,可能基本工资加上各种补贴,已经是刚入职新人的两倍甚至三倍。这时候要是赶上业务收缩,HR算成本账时,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老员工的工资占比太高”。举个直白的例子:同样一个岗位,裁掉一个月薪两万的老员工,招两个月薪八千的新人顶上,表面看公司每个月能省四千块成本,这账算起来确实“划算”。

除了工资成本,还有人觉得老员工“事儿多”。这里说的“事儿多”不是指工作挑三拣四,而是老员工对公司流程太熟悉了,有时候反而会显得“顾虑多”。比如新项目推进时,新人可能一腔热血说干就干,老员工却会先琢磨“这个项目和之前的战略是否匹配”“有没有潜在风险”。这种谨慎在管理层眼里,可能就成了“执行力不够”“拖泥带水”。再加上有些老员工经历过公司的起起落落,对职场的热情可能不如新人高,偶尔被看到坐在座位上发会儿呆,就容易被贴上“划水”的标签,甚至有人担心“老员工划水会带坏新人”。

但真要动老员工,尤其是十年以上的“资深老员工”,那可就是另一回事了。稍微懂点劳动法的人都知道,在咱们国家,员工在一家单位工作满十年,只要本人愿意续签合同,公司就必须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啥意思呢?说白了,这相当于给员工上了一道“长期保险”——只要不是犯了严重错误(比如贪污受贿、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或者经过调岗培训后依然无法胜任工作,再或者连续休病假超过两年,公司想单方面开除员工几乎不可能。就算公司铁了心要“硬刚”,法律也给员工留了底线:必须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也就是咱们常说的“N倍工资”。

就拿十年工龄的老员工来说,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是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十年就是十个月工资。如果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还得支付双倍赔偿,也就是二十个月工资。假设这位老员工月薪两万,光赔偿金就得上四十万。这还不算可能引发的劳动仲裁、诉讼成本,以及对公司口碑的影响。所以很多HR私下都说:“十年以上的老员工,简直是公司里的‘免疫体’,轻易动不得。”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了:“既然裁老员工成本这么高,为啥还有公司冒险去做呢?”其实这里面有个很现实的矛盾:现在很多行业变化太快,尤其是互联网、科技、零售这些领域,三五年就能更新一代业务模式。老员工虽然对公司忠诚度高、经验丰富,但有时候确实会出现知识结构老化、跟不上新趋势的情况。比如有些传统零售企业转型做电商,老员工可能对直播带货、社群运营这些新玩法一窍不通,而管理层又急需年轻团队打开新局面,这时候就容易产生“老员工留着没用,开了又麻烦”的尴尬局面。

但换个角度想,老员工真的就该被当成“成本负担”吗?其实未必。很多在公司待了十年以上的人,手里握着大量隐性资源:他们清楚公司的人脉关系网,知道哪些流程可以优化,甚至能预判某些决策可能带来的风险。比如公司要推进一个新业务,老员工可能一句话就能点出“三年前类似的项目为啥失败”,这种经验可不是花高薪招几个新人就能替代的。而且从团队稳定的角度看,老员工的存在能给新人一种“主心骨”的感觉,尤其是在公司遇到危机时,老员工的忠诚度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

那现实中,公司和老员工之间该怎么平衡呢?对于公司来说,与其等到要裁员时才想起老员工的“难搞”,不如平时就做好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比如定期组织老员工参加新技能培训,帮助他们转型;或者调整岗位结构,让有经验的老员工去做管理、带团队,把具体执行的活儿交给年轻人。这样既能发挥老员工的经验优势,又能避免他们因为岗位内容重复而产生倦怠感。

对于老员工来说,也得有危机意识。职场从来不是“铁饭碗”,就算有法律保护,也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尤其是到了35岁以后,更要主动学习新技能、拓展人脉圈,让自己始终保持不可替代性。举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一位在传统媒体工作了十二年的老编辑,前几年纸媒不景气,很多同龄人要么被裁要么转岗,他却提前自学了新媒体运营和短视频剪辑,后来不仅没被裁,还成了公司新媒体部门的负责人。所以说,职场生存的关键从来不是“熬工龄”,而是持续进化的能力。

最后还得说说劳动法的意义。为啥要给十年以上的老员工特殊保护?其实本质上是为了防止企业“卸磨杀驴”,保护劳动者的长期权益。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把最黄金的十年青春都献给了一家公司,到头来却因为“工资高”被随意裁掉,那谁还敢对企业忠诚?法律的存在,就是要让企业在做决策时多一份敬畏,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人情账。

当然,职场是现实的,企业有生存压力,员工也有发展需求。最好的状态是公司和员工能形成“共生关系”:公司给员工提供成长空间,员工用能力和忠诚回馈公司。但如果真的走到了“分道扬镳”的那一步,无论是公司还是员工,都该多想想:十年职场路,除了利益计算,是不是还有点更珍贵的东西值得珍惜?

来源:职场ta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