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连日来,四平各地乡村田野时时可闻隆隆机声,被春风唤醒的黑土地在旋犁翻飞中舒展着筋骨,四平大地开启了抢农时、争天时的春耕生产热潮。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连日来,四平各地乡村田野时时可闻隆隆机声,被春风唤醒的黑土地在旋犁翻飞中舒展着筋骨,四平大地开启了抢农时、争天时的春耕生产热潮。
加强科学谋划 全力备耕“抢农时”
“春节过后,我们全面开启了育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目前预订的2万盘水稻苗已经育制完成。” 吉林省智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双辽市柳条乡大白村有机肥厂区育苗大棚负责人介绍说,公司以科技为支撑,采用自行研发的优质育苗基质土,为种植户育制稻苗,育苗大棚内有先进的智能化喷淋系统,实时监测棚内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数据,已连续两年为种植户育苗,稻苗质量受到周边县区乡镇种植户的赞誉。
该公司技术员王淑英说,要确保每一粒种子都颗粒饱满、无病虫害,且纯度高、发芽率高,只有这样才能为培育健壮种苗奠定基础。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种子活力与发芽率,在播种前还会进行晒种处理,通常晒种2至3天,既能起到杀菌作用,又能激发种子的生长潜能。工作人员还会对基质进行严格消毒,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为确保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市农业农村局科学谋划,做好春耕备耕种植计划,积极组织调运优质农资,畅通农资进货渠道,稳定市场价格,并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的带动作用,进行全程优质服务。目前,全市玉米播种将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启动,3.41万公顷水稻育秧工作业已完成,五一前后,将掀起春耕播种高潮。预计5月中旬,玉米将全部播种完毕,5月末,水稻将全部播种完毕。
同时,我市用足用好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等利好政策,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北斗导航、物联网技术和植保无人机、气吸式播种机等新技术新农机,组建“农机医生”服务队,积极动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对农机具进行保养和升级,组织技术骨干开展机械化技术培训;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农机服务,提高春耕效率。根据春耕面积测算,今年春耕期间,全市预计将有11.71万套农机投入生产,全市机播率达96%以上。
延伸服务触角 搭建惠农“连心桥”
我市农技人员紧抓播种时间节点,深入田间地头主动对示范性种粮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精准服务,全力夯实春耕基础。
我市组织100名知名专家、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实用人才,录制100期科技培训视频资料,遴选1000名高素质农民,辐射带动上万名农民,形成完整的线上科技培训体系。截至目前,已培训农民21.6万人次。受到培训的梨树县十家堡镇九间房村村民李连成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示范主体的辐射带动下,我们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今年一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保障粮食丰收,做好田间管理是关键。今年以来,全市各地通过培训会、观摩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平台等对农民进行培训,重点讲解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玉米耐密植品种防灾减灾配套集成、大豆垄上双行密植丰产高效、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同时,加密气象预警和病虫监测,及时发布信息,重点做好早春农区病虫鼠害防治工作。
严把农资关口 织密质量“防护网”
我市多措并举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切实规范化肥等农资市场价格和秩序,护航春耕备耕,全力保障粮食稳产增收。
执法人员深入辖区农资经营网点,要求经营户提供完整的进货票据、台账和产品合格证明,确保农资产品来源合法。同时督促经营户落实明码标价,建立健全销售台账,确保产品可追溯、责任可追究。执法人员积极向农资经营者和农户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向农民群众普及辨别假冒伪劣农资的知识,解答农资使用、质量维权等方面的问题,帮助其提高识假辨劣能力和依法维权意识。同时,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和处理农民群众投诉举报,全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目前,市级流通领域化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阶段工作已于3月27日结束,累计抽取90批次样品,其中铁西区9批次、铁东区20批次、梨树县20批次、伊通满族自治县19批次、双辽市22批次。
春潮正在涌动,希望在田野升腾。我市春耕备耕工作准备早、起步快、开局稳,产业规划眼光远、目标准、措施全,农业科技力量补缺陷、找突破、增实效,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能和农业提质增效的强大力量,绘就出万象“耕”新图景。(全媒体记者 刘莉)
来源:四平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