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新媒体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袁红运办公桌上各类摄影剪辑类书籍,入警13年来,他对自身的学习充电从未停歇。用他的话说,现在的时代更迭太快,停下脚步就会被时代淘汰。工作中,他主要负责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支队的“御用”摄影师,一直用镜头记录着交警工作的点滴。
在宝坻交警的队伍中
有这样一群人
以路为家,坚守在熙攘的车流里
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扎根在交通管理第一线
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袁红运,男,31岁,公安宝坻分局交警支队一大队辅警中队长。
走进新媒体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袁红运办公桌上各类摄影剪辑类书籍,入警13年来,他对自身的学习充电从未停歇。用他的话说,现在的时代更迭太快,停下脚步就会被时代淘汰。工作中,他主要负责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是支队的“御用”摄影师,一直用镜头记录着交警工作的点滴。
无论酷暑还是严寒,他始终坚持深入一线作战,及时了解掌握各类专项活动和一线民警工作,记录各类主题会议及宣传活动,用MV、短视频等独特的形式讴歌和宣传报道基层的最新战果和先进事迹。今年以来,共参与制作专题电视宣传节目36期,抖音、快手短视频128部,“双微”平台宣传提示信息500余条,总阅读播放量达6.7亿。他负责运营的宝坻交警“双微”、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始终在全市名列前茅。王永杰
王永杰,男,31岁,公安宝坻分局交警支队二大队辅警。
每天上午提前1小时准时到达安全教育培训室,循例检查培训签到设备运行情况,然后进行无死角消毒,开始王永杰一天的工作。安全教育培训室是交警窗口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天需要参加预约学习的驾驶员少则30名左右,多则50余名。遇到操作失误、不会操作等情况的群众,他总能不厌其烦的解答。他不仅全力做好培训室的管理员,更是便民服务的“宣传员”。
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车驾管业务也不断优化和提升,大力推广“电子驾驶证”等“交管12123”APP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也成了他乐此不疲的工作,遇到年纪稍大、使用手机不熟练的驾驶员,更是一遍遍演练操作,直到群众学会为止。窗口工作看似机械,却需要深厚的功底,熟记掌握大量的交通法规,才能准确的做好政策解释。在日复一日平凡的工作中,他凭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和耐心细致的服务,塑造了公安辅警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多次被市局、分局评为优秀辅警。
谢中良
谢中良,男,33岁,公安宝坻分局交警支队三大队辅警大队长。
长期以来,事故大队业务重、警力少,谢中良主动包揽了不少工作,或是加班加点,或是检验鉴定、或是协助民警出警,还有办公室大大小小的事项。仅8、9月份,他就参与检验鉴定车检、伤情、尸检等案件50多起,审核六合一案件400余起,协助民警出警100余次。他经手的肇事逃逸案件,为尽快破案,总是积极协助民警寻找证人,吃住在单位,逐条排查沿途监控,抱着逃逸必破的决心,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侦破逃逸案件,是给予肇事者的惩戒,也为受害者讨回公道。辅警也是警,只要为群众办实事、群众满意了,就是对工作最大的认可”。谢中良始终牢记这句话。作为一名普通的辅警,他如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忠诚于事业,执着于奉献,用青春热血谱写辅警风采。
喻兵
喻兵,男,31岁,公安宝坻分局交警支队城关大队辅警。
喻兵的工作岗位在北城东路与东环路交口,附近有三所中学、一所小学和一个大型农贸市场,属于城北繁华地段。每逢上下学高峰,车辆更是络绎不绝。晨光熹微时,他置身车水马龙,干净利落的手势让交通秩序井然有序;烈日酷暑时,他面对面宣传交通安全知识,让城市变得“彬彬有礼;夜阑深静时,他尽职履责,积极查处酒驾和货车违法,执着的守护群众的平安路。
他始终坚持“违法行为第一时间查处、交通拥堵第一时间疏导、群众危难第一时间帮扶”的理念,遇到群众有需要时,更是挺身而出。今年4月份,喻兵火速护送误食家中降压药的孩童就医,使孩童及时脱离险境,被天津电视台采访报道。喻兵从执勤站岗到服务群众,严格要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工作,用一桩桩实事诠释一名辅警对公安交管事业的热爱。
田光禄
田光禄,男,31岁,公安宝坻分局交警支队林亭口大队辅警中队长。
参加公安工作以来,田光禄凭着自己对公安事业的强烈责任感,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立足本职、兢兢业业、严于律己,成为独当一面的辅警骨干。特别是九园公路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林亭口大队全体民辅警都肩负重担,田光禄在完成自己日常的工作后,主动加班加点,协助民警研究辖区道路通行规律,整理近五年交通事故台账,为治理辖区交通秩序出谋划策。
在新冠疫情爆发时,田光禄认真做好执勤保卫,以自家便利店为基础,无偿为战友家属提供蔬菜。他和爱人利用休息时间送菜上门,解决了买菜难问题,为一线战友消除了后顾之忧,构建坚实有力的后方保障,被天津市妇女联合会评为“天津市最美抗疫家庭”。
来源:宝坻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