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河北省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前提,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种草就是种粮理念,以粮改饲项目实施为抓手,积极探索新时代草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打造现代草牧业样板、基地,取得良好效果。
近年来,河北省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前提,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种草就是种粮理念,以粮改饲项目实施为抓手,积极探索新时代草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打造现代草牧业样板、基地,取得良好效果。
作为首批实施国家粮改饲试点政策的省份,自2015年开始,河北项目实施地区从最初3个试点县逐步扩大到64个项目县,实施面积由最初28万亩扩大到311万亩,增长10倍多;全省收储量由最初76万吨增长到近1000万吨,累计完成收储量5799.07万吨,超国家下达任务指标80%;2024年全省奶牛存栏145.6万头、肉牛存栏277万头、羊存栏1407.5万只,其中奶牛存栏、乳制品和生鲜乳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肉牛、肉羊出栏量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四项举措 推动增草节粮
一是全面拓展空间,实现增草节粮良性发展。河北省有冬闲田、盐碱地、中低产田等可发展饲草种植土地3000万亩以上,通过创新增草节粮关键技术,促进多个市县在中低产田、盐碱地等土地大力推行粮草轮作,实现化草为粮。2024年河北省盐碱地种草面积达38.34万亩,有效促进土地改良、扩增饲草种植规模。
二是加强科技支撑,提升饲草生产综合效益。依托河北省草业创新团队,加大饲草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2024年示范推广青贮玉米、紫花苜蓿、饲用燕麦等高产优质品种9个,饲草单产平均提高17.5%,亩均增效198元;开展紫花苜蓿平衡施肥、饲用燕麦绿色高效种植、青贮玉米深松沟播增密等10余项技术集成、示范和推广,饲草产量平均增加16.3%,草产品优质率提高15个百分点,饲草亩均增收175元,实现高产增量;通过饲草有害生物防控和收获加工等技术,苜蓿等饲草亩均减少损失近30%,饲草亩均增收300元,实现减损增量。
三是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草产品市场竞争力。在稳定传统饲草青贮和干草捆基础上,河北省积极发展草产品多元化加工,丰富草产品类型,拓展多动物利用,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2024年全省苜蓿草颗粒、草粉、宠物饲草、宠物饲料等饲草加工转化量占比突破35%,较2023年提升近30%,全省实现85%以上草企业盈利。
四是加大品牌培育,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协助涉草企业开展草产品品牌培优与培育,通过科企合作与政企联动,进一步培优“茂盛园”、“景美”、“苜香谣”、“青宸”、“景益”“腾源”草产品知名品牌6个,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2024年全省涉草企业3家获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11家获得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企业市场竞争力与产业带动力进一步提升。
推广典型模式 促进融合发展
河北省自粮改饲项目实施以来,结合当地资源禀赋,集成种养结合模式、盐碱地改良、坝上地区退水还旱种植饲用燕麦、“企业+基地+农户”种养经营等多种典型模式。
“规模养殖企业+饲草种收储专业化企业”种养结合模式。积极引导规模养殖场(户)、饲草收储服务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采取流转土地、订单种植等形式,建立种养一体化基地,推广“牛-沼-肥-草”或“饲草种植+青贮加工+牛羊养殖+粪肥还田”生态发展模式,实现种养优势互补和良性循环。该模式在河北省推广面积达80万亩。
盐碱地苜蓿旱碱麦夏玉米“5+2”粮草轮作模式。沧州市作为粮改饲整市推进市,多年来把苜蓿种植作为盐碱地改良的重要举措,取得显著成效。在盐碱地种植苜蓿5年后翻压种植旱碱麦、夏玉米2季作物,再种植苜蓿。该模式既提高当地农民开发利用盐碱地的积极性,也带动当地苜蓿产业发展,实现了拓地增粮、增草节粮。该模式在沧州市推广面积约4万亩。
坝上地区退水还旱种植饲用燕麦模式。近年来,为加大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依托坝上地区地下水压采、退水还旱政策,张家口市利用饲用燕麦节水抗旱的特点,推广旱作饲用燕麦种植,成为河北省最大的饲用燕麦生产基地,在保障地区生态要求的同时,满足了当地畜牧业对优质饲草的需求。2024年种植饲用燕麦49.53万亩,平均亩产干草0.5吨,干草市场价格约1800元/吨,每亩产值约900元,除去720元/亩成本,毛利润可达180元/亩,较传统粮食莜麦+莜麦秸秆种植模式,亩产值提升356元,毛利润增加约230元。该模式在张家口坝上地区全面推广,面积近50万亩。
“企业+基地+农户”种养经营模式。承德市北部丰宁、围场、隆化3县,通过土地流转、订单、托管种植等方式,建立养殖企业牵头经营,合作社、大户等融合发展的青贮饲料种植模式,形成企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出资金,农户出土地的“企业+基地+农户”种养经营土地利用新模式,实现企业和农户利益共赢。该模式在承德北三县发展饲草种植15万亩以上。
下一步,河北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养殖业节粮行动和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力实施粮改饲项目,促进养殖业降本增效、稳定发展。
来源:环球网
来源:中国网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