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暴跌38%位居第三,三星下滑23%排名第二,榜首逆风上涨13%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1 16:13 3

摘要: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的智能手机普及率非常之低,这也就意味着其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包括三星、小米、真我在内的诸多品牌都极为重视印度市场,加上近年来印度本土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推动,印度本土的手机市场潜力被进一步挖掘。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的智能手机普及率非常之低,这也就意味着其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包括三星、小米、真我在内的诸多品牌都极为重视印度市场,加上近年来印度本土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推动,印度本土的手机市场潜力被进一步挖掘。

在这种市场背景下,对于新兴品牌来说,印度市场是一个可以挑战传统巨头的机会;对于成熟品牌而言,则是一个巩固市场份额的重要战场。

日前,Canalys公布了《2025第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报告显示该季度印度出货量为3240万部,同比下滑8%。

这一下滑主要归因于两大核心矛盾:消费端需求持续疲软渠道端库存积压的叠加效应。2024年末,印度市场渠道库存量达到近年峰值,导致厂商在2025年第一季度被迫延缓新品发布节奏,转而优先消化库存。

图源:Canalys

具体到品牌方面,可以说是:小米暴跌38%位居第三,三星下滑23%排名第二,榜首逆风上涨13%!

小米以400万部出货量,同比暴跌38%,市场排名跌至第三,其困境折射出库存管理的系统性风险。

REDMI Note 14系列因渠道库存积压与渠道情绪保守,市场反应不及预期,导致库存周转周期延长至45天,未能复制Note 12系列的成功,

图源:Izzi Boye

但好在红米14C 5G凭借9999卢比-11999卢比(约850-1000元人民币)定价,入门级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主系列颓势。

三星以510万部出货量,同比下滑13%,位居第二,其高端市场表现与中低端疲软形成反差。

其中三星Galaxy S25系列贡献增长动能,搭载自研对话式AI Gemini 3.0的S25系列出货量较S24同期增长5%,高端市场份额继续提升。

图源:三星

但与此同时,三星中低端市场遭蚕食,Galaxy A系列因定价偏高被realme、OPPO等品牌分流,导致整体出货量下滑。

vivo以700万部出货量、22%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在行业出货量同比下跌高达8%的背景下,vivo 16%的同比增长率凸显战略优势。

图源:Canalys

vivo成功可拆解为三个维度,即产品组合均衡化:V50系列通过蔡司影像联名强化高端形象;T系列主打中端性能;Y系列以性价比覆盖入门市场,形成“金字塔”结构。

同时vivo加速营销本土化,借助印度婚礼季的文化节点,联合KOL发起线上线下联动营销,如“Vivo婚礼摄影挑战赛”在社交媒体曝光量持续上升。

图源:Gadget Match

此外,vivo加强了渠道效率提升:线上强化Flipkart、亚马逊合作,线下针对二至四线城市优化分销网络,实现单店月均销量同比提升12%。

OPPO(不含一加)以390万部出货量(同比上涨5%)排名第四,其“耐用性”标签(IP68防水、6000mAh长续航)契合印度多雨气候和长通勤需求,线下零售渠道贡献了大部分销量。

图源:真我

realme以350万部出货量位居第五,同比上升3%,市场份额11%,其中14X 5G机型通过“线下体验+线上抢购”模式拉动销量,线下渠道目前贡献了其58%的出货量。

2025年第一季度的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既是一场危机与机遇并存的行业洗牌,也是全球手机产业格局演变的缩影。

尽管整体出货量同比下滑8%,但vivo、OPPO等品牌的逆势增长证明,精准定位与本土化深耕仍是突破市场瓶颈的核心法则。对于小米、三星等传统巨头而言,库存高企与渠道失衡的教训警示:在印度这一“战略高地”,精细化运营能力已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

印度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其庞大的人口红利与消费升级需求仍待释放,但用户偏好、气候条件和使用场景的独特性,倒逼厂商必须从“全球化产品”转向“在地化创新”。无论是vivo的婚礼季营销,还是OPPO的耐用性标签,均印证了这一逻辑。

展望未来,各大厂商的竞争将围绕三大核心展开:其一,加速库存出清以恢复渠道信心;其二,通过AI、影像技术等高端化路径提升溢价能力;其三,构建智能生态增强用户粘性。

印度市场作为全球手机产业的“试炼场”,其成败或将决定未来五年全球品牌的座次重构。面对这一充满变数的战场,唯有兼具战略定力与灵活性的玩家,方能抢占先机。

图源:Canalys

素材来源

来源:爆侃数码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