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莲花镇小赵村立足资源禀赋,以灵灵水产养殖场为突破口,聚力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振兴路径。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融合业态,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民生福祉双提升,生动诠释了“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图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莲花镇小赵村立足资源禀赋,以灵灵水产养殖场为突破口,聚力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产业振兴路径。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融合业态,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民生福祉双提升,生动诠释了“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图景。
深挖资源优势 精准定位产业方向
小赵村紧邻澧河,水域丰沛、生态优良,具备发展水产养殖的天然优势。村“两委”紧扣当地资源特点,科学研判市场前景,通过深入考察论证,结合专家建议,明确锦鲤养殖技术门槛低、市场潜力大、资源适配性强的优势,将锦鲤养殖确立为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同时,市委编办派驻小赵村驻村第一书记宋涛积极行动,主动邀请具有丰富养殖经验的刘奇前来投资兴业。宋涛书记带领村干部多次拜访,通过诚挚洽谈,成功吸引资深养殖专家刘奇投资兴业,创办灵灵水产养殖场,开启了小赵村锦鲤养殖产业发展之路,为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创新发展模式 推动产业融合升级
养殖场坚持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构建多元化销售体系。线上与专业直播团队合作,开辟电商新渠道,通过航空物流覆盖全国大部分市场,线上销售额占比达60%;线下与水族市场、专卖店建立稳定合作,吸引企业及个人客户实地采购,线下销售占比40%。多维度营销模式有效拓宽市场半径,推动销量持续攀升,为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深化利益联结 构建共同富裕机制
灵灵水产养殖场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带动本村2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步启动电商直播技能培训计划,重点培育家庭主妇等群体参与产业发展,共享增值收益。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机制,构建“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共同体,年均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此外,村“两委”统筹整合资源,盘活废弃坑塘,指导村民与养殖场开展规模化养殖,形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良性发展格局。
聚焦长远布局 持续壮大产业规模
围绕锦鲤养殖核心产业,延伸饲料加工、鱼病防治、水族器材等配套链条,构建全产业链体系,降成本、提效能、强韧性。在现有基础上,计划新建标准化鱼池20个,推动产能扩容。同时,加大科研投入,攻关新品种培育,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组合拳,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迈进,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
小赵村以锦鲤养殖为切入点,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科技赋能,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与农民增收的双赢,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下一步,小赵村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优服务,持续擦亮锦鲤产业“金名片”,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来源:河南经济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