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利通区“紫花苜蓿示范栽培推广”项目启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16:09 3

摘要:近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公布2025年宁夏县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项目拟立项项目(利通区)名单,《“内苜1号紫花苜蓿”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获批立项,在利通区扁担沟镇利同新村举行了“紫花苜蓿示范栽培推广,科技帮扶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启动仪式,启动

近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公布2025年宁夏县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项目拟立项项目(利通区)名单,《“内苜1号紫花苜蓿”新品种引进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获批立项,在利通区扁担沟镇利同新村举行了“紫花苜蓿示范栽培推广,科技帮扶助力乡村振兴”项目启动仪式,启动会上,各项目参与单位对项目进展情况一一做了汇报。

该项目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驻村工作队牵头,引进内蒙古大学科研团队为项目技术支撑单位,宁夏金宇浩兴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项目实施主体,项目通过引进适应盐碱地环境的“内苜1号”紫花苜蓿新品种并结合关键的配套栽培技术,在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利同新村建立100亩盐碱地示范种植基地,其中宁夏金宇浩兴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模化种植苜蓿80亩,带动5户农户种植苜蓿20亩,种植改良3类不同程度盐碱地,为当地盐碱地改良与利用提供切实可行范例。

“真的太感谢专家了!以前,这片地全是盐碱地,种啥啥不行。这么多年,土地利用不起来,我们心里干着急。现在可好了,专家团队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让土地又有了新希望,真的太感谢了!”村民张金武满是感激地说。

宁夏审计厅以科技创新与绿色技术集成示范,探索“科技创新+驻村帮扶+企业带动”模式,在驻村工作队的保障协调下,推动校、企、村三方合作,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公共服务和依靠科技增收致富能力为重点,破解耕地因盐碱化闲置、传统青贮种植经济效益低等突出问题,通过优质牧草引进,满足宁夏利通区畜牧养殖企业对优质苜蓿干草的需求,助力畜牧业降本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宁夏利通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宁夏审计厅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将农村传统产业的痛点转化为提质增效的亮点,全力做好为帮扶村送人才、送科技、送服务,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内蒙古大学草种创新与生态修复团队致力于优良饲草品种培育、高效利用与盐碱地生态治理,此次项目有助于打造宁蒙两地校企、校地合作新模式新生态,将为我国西北地区黄河流域盐碱地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项目启动期间,内蒙古大学科研团队分别与各项目相关单位进行深入座谈,制定盐碱地牧草种植标准化体系研究方案。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完成航拍勘测、盐碱化土壤样品采集、土壤养分分析、耕翻与整地等工作,预计将于4月下旬开展机械化播种、灌溉等工作。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