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在 落 樱 后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1 17:58 2

摘要:两千年前,屈原行吟泽畔,将“惟草木之零落兮”的慨叹写入楚辞,浪漫被刻进了楚人的血脉;两千年后,西北湖的樱花年年开落,再次将这份浪漫情怀展现给世人。

Cherry blossoms falling

樱花落后

写在春季

2025-4-18

樱花很美,期待明年再见。

两千年前,屈原行吟泽畔,将“惟草木之零落兮”的慨叹写入楚辞,浪漫被刻进了楚人的血脉;两千年后,西北湖的樱花年年开落,再次将这份浪漫情怀展现给世人。

二十一世纪初,西北湖畔种下第一片樱林。彼时武汉金融街始建不久,建设大道与新华路交会处的“金十字”一带,逐渐成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必争之地”;梧桐掩映下的新万松园路建成开街,正踏上它的美食街封神之路;不远处的国营汽车修理厂也即将迎来转型改造,如今那里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花园道”。

樱花扎根的那天起,就注定要见证一场盛大的生长。

它看过金融巨擘在玻璃幕墙后博弈,听过万松园夜市酒杯碰撞出江湖封神榜,也抚摸过老厂房改造时剥落的砖红色时光。它早已从《离骚》的墨痕中渗出,化作万松园的杯盏铿锵、文体中心的绣针翻飞、高楼大厦的灯火接力。

当最后一瓣樱花沉入夜色,有人问:浪漫是否随之凋零?

答案是:不,江汉的浪漫从不囿于花期。

浪漫中的江湖气

樱花谢了,江湖还醒着

01

夜幕降临,万松园的霓虹亮起。

小龙虾还没来到最肥美的时节,但已忍不住投身这场春日的盛宴。一辆“樱花龙虾”花车驶上雪松路,一众龙虾馆扛把子联袂送出千余份“吃虾”福利,引来游客感叹:“边逛边吃边玩,这才是武汉的春天!”

小龙虾,是湖北人餐桌上的社交粘合剂。

一只只剥壳、一口口品味,将摄入食物的过程延长至半个夏夜,唯有一次次推杯换盏、闲话短长能填满享用美食的间隙。浸润了汤汁的小龙虾肉入口,再配上一杯清冽的啤酒,平时再怎么内敛沉静的人,此时也会带上三分豪爽奔放。这种体验,是湖北热辣滚烫性格的最好诠释。

当九层楼高的小龙虾馆以美食地标之姿亮相万松园,奢侈地用江汉路上的一整栋楼首创“龙虾仓库”,时兴的“露营风”装潢和花样翻新的主题店取代了满地残渣烟头的街边大排档,年轻人“整顿”的不仅是职场,还有武汉的美食江湖。

车轮碾过樱花残瓣,把精英与市井轧成同一张城市底片。

白领卸下西装,踩着人字拖挤进大排档;金融街的灯光彻夜通明,和夜市灶火遥相辉映。

人们为花而来,又忍不住流连于花荫之外的江湖。雪松路的小龙虾馆子,一天能翻台300多桌;花园道艺术街区的M stand,3月22日早上10点前的外带订单就突破了300杯。有人迫不及待嗦上了春天的第一顿虾子,有人把樱花季未说完的故事续进咖啡的香气里。

江湖的浪漫,是昼夜不息的能量场,是武汉人骨子里不论雅俗、只求尽兴的飒。

浪漫中的烟火

花瓣落了,生活正沸腾

02

樱花季的西北湖边,竖起一块颇具“凡尔赛”意味的打卡板:真羡慕你们能来看樱花,不像我,住西北湖边上天天被迫看花。

图源小红书@朕在干啥

谁说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在交通干道旁、高楼环抱中,两条地铁路线从这里穿过。打卡过陈数“同款”夜樱,临走时景观灯尚未熄灭,正好赶上回家的末班地铁。

西北湖的樱花配得上远道而来的期待和全妆上阵的仪式感,也容得下湖边晨练的老人和躺在草地上午休小憩的写字楼白领。

樱花属于所有人“看见”它的人。

每当游客坐上他的出租车,武汉的哥李松满总是热情地奉上一份特别的礼物——自制的武汉赏樱攻略地图与樱花主题系列明信片。他说,武汉是一座魅力四射的城市,他希望穿行在大街小巷的出租车,也能撒播这座城市的浪漫与生活气息。

春风不会打扫落花。原图直出的整洁背后,是街道环卫人员每日8次、持续到晚上10点的清扫。长枪短炮撤场,他们或许也会在无人的清晨和夜晚,留下一张与樱花的合影。

西北湖路上的5号面包商店,已经连续第四年推出樱花季限定产品,用黄油与面团定格春日限定的浪漫记忆。老字号汪玉霞、扬子江的非遗大师傅把樱花揉进面粉,皇冠、仟吉的师傅把樱花塞进糕点,NOWORRY咖啡推出的樱花特饮,将一片樱花的颜色摘入杯中。

樱花本身并没有味道,或许是人们对春光的留恋,赋予了樱花甜蜜滋味的想象。

烟火的浪漫,是“低头见红尘,抬眼即风月”的日常,樱花落后,生活如旧。

浪漫中的文脉气

花影淡了,匠心还滚烫

03

在江汉,现代与传统字面意思上的相伴而生。

非遗工作室、博物馆在西北湖边的汉口文体中心扎堆,这里有可以上手敲打的编钟,可以参与的植物染色过程,还有可以体验和近距离欣赏的汉绣。

武汉京剧院、汉剧院门前的北湖正街也披上了戏码头文化街的“戏装”,街头舞台上有专业戏曲演员登台献艺,也有《汉阳门花园》的民谣回响。

孔子将在暮春时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视作理想生活,王羲之在与文人雅士春游祓禊时,挥就了不朽之作《兰亭集序》。

从古代到当下,从乡野到都市,中国人从未放弃享受一场风雅的春天。

今年,“风雅西北湖”樱花艺术季如期回归。

滨湖草坪上,非遗传承人们搭建起流动的匠人工坊,汉绣艺人飞针走线,植物染师傅让棉麻布匹绽放色彩;汉服青年们穿行在樱花树下,与游客即兴对诗互动;金桥读书会的成员们倚着樱花树诵读经典;写生爱好者们支起画架,将春色尽收笔端。

樱花树下,来自武汉大学的乌克兰籍留学生范婉茹也拿起了针线和绣绷,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刺绣记录未曾领略过的风景。“我熟悉武大的樱花,没想到西北湖的樱花也这么美。”

民国沉浸式体验秀《汉口1930》的NPC们身着旗袍花下巡游,是潮流体验与风雅古意的无声碰撞;中外艺术家双人展《秘密花园》亮相花园道,将北欧自然美学凝练成流动的织物诗篇,与漫天飞舞的樱花辉映。

文脉的浪漫,是传统匠心在钢筋水泥里开出花,是一只穿过时间与国界向你伸来的手,是镌刻在人类基因深处追求美与雅的本能。

樱花季的江汉,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花落了,但江湖的酒杯还在碰,烟火的故事还在写,文脉的基因还在沸腾。

所以,别为樱落伤怀。

江汉的浪漫从来不是刹那的惊艳,而是把风雅揉进每一寸土地、每一刻当下的“活着”。

来源:两江交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