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名小学生走进天城大校园科普研学:探秘城市匠心 筑梦未来工程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20:58 2

摘要:日前,天津城建大学城市建设技术科普基地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四年级的600余名小学生。他们怀揣着对城市建设的美好向往,开启了一场以“体验城市建设技术、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研学实践之旅。在科技的浸润与匠心的感召下,孩子们用双眼观察城

本报记者 彭未风 通讯员 何慧琳

日前,天津城建大学城市建设技术科普基地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客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四年级的600余名小学生。他们怀揣着对城市建设的美好向往,开启了一场以“体验城市建设技术、弘扬工匠精神”为主题的研学实践之旅。在科技的浸润与匠心的感召下,孩子们用双眼观察城市的脉络,用双手触摸智慧的结晶,在心中播撒下探索与创新的种子。

步入科普基地,孩子们的目光瞬间被琳琅满目的建筑模型和互动装置吸引。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他们穿梭于“建筑物构造展区”,亲手触摸砖石与钢筋的肌理,观察穹顶与地基的奥秘。在装配式建筑展厅,教师给学生们介绍了装配式结构的施工工艺和做法,并在沙盘上演示了装配式构件制作流程,在“建筑工业化”展台前,孩子们目不转睛,纷纷化身“小小工程师”,通过VR设备体验虚拟建造的乐趣。学生们认识到装配式建筑是以工业化代替传统手工砌筑施工方式,既能确保部件质量,提高施工精度,又能降低劳动者工作强度,提高施工安全性。装配式建筑这种前沿、创新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必将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活力。

在建筑构造展厅,教师抽丝剥茧的讲解为学生们介绍了屋顶挂瓦、干挂石材、圈梁、构造柱等房屋建筑构造及新型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方面的知识。一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建筑模型激发了学生们对建筑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在建筑智慧工地展厅,智慧工地沙盘以及塔机、升降机、吊篮、外墙脚手架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控系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大家了解到智慧工地要通过信息技术实时监测工地,认识到智能建造技术对现代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神奇的桥梁世界——探索桥梁工程的奥秘》的科普报告将活动推向高潮。教师以港珠澳大桥、赵州桥为例,用动画演示桥梁的力学原理,讲述古今工匠如何用智慧跨越天堑。“原来斜拉桥的绳索像琴弦一样,每一根都承担着不同的力量!”学生们瞪大眼睛,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报告结束后,孩子们化身“桥梁设计师”,分组拼装斜拉桥模型。从图纸解读到构件组装,他们时而蹙眉争论,时而击掌庆贺。短短半小时,一座座精巧的斜拉桥在课桌上“拔地而起”,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精彩的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更让他们理解了“工匠精神”背后那份专注与坚持。研学活动在孩子们的恋恋不舍中落下帷幕。返程大巴上,许多学生仍捧着实践手册记录心得,与同伴热烈讨论未来想设计怎样的城市。

天津城建大学科普基地负责人表示:“城市的未来需要兼具创新力与责任感的建设者。我们希望以这样的活动,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让工匠精神代代相传。我们将持续开放科普资源,打造行走的课堂,为更多青少年铺就通往科学与梦想的桥梁。”

近年来,天津城建大学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积极打造“大思政课”育人新格局,依托校内8个市级科普基地,积极面向全市公众开展多层次、分众化的前沿科普活动,持续扩大全域科普的参与度和覆盖面。未来,天津城建大学将进一步凝聚大中小学以及社会优势资源,大手牵小手,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科普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打造极具红色底蕴和科普特色的大思政课,引领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贡献力量。

来源:天津教育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