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们这辛苦钱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拿到手……”1月25日,在南安市综治中心武荣联合调解工作室内,2起涉及金额逾500万元的农民工欠薪纠纷在市综治中心、市人社局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化解,工人们解开“薪愁”的开心溢于言表,在春节前吃下 “定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我们这辛苦钱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拿到手……”1月25日,在南安市综治中心武荣联合调解工作室内,2起涉及金额逾500万元的农民工欠薪纠纷在市综治中心、市人社局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化解,工人们解开“薪愁”的开心溢于言表,在春节前吃下 “定心丸”,安心返乡过年。
群众眼里的联合调解室是南安市依托综治中心整合多方资源,推行联合调解机制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南安市按照“先行试点、梯次推进、全面规范、整体提升”工作思路,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数字化、精细化建设,着力为矛盾纠纷化解蓄势赋能。目前,1个市级综治中心、26个镇级综治中心已完成规范化建设并持续优化升级。
聚焦急难愁盼,打造纠纷化解“新阵地”
走进南安市综治中心大门,大厅里,法院、检察、公安、司法、劳动、住建、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信访等14个纠纷调处窗口呈“L”形排列,正在忙碌地接待来访群众。
“我3个月没领工资了!找老板要,一直推拖,和企业没签劳动合同,只有微信聊天记录……”在劳动监察窗口,王先生咨询道。工作人员宽慰着告诉他“聊天记录截屏打印出来,可以作为证据”,并详细告知了申请劳动仲裁程序及需提交的材料。耐心专业的回答,让王先生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南安市积极统筹12345便民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融警务”警网融合等10个中心功能,24个市直单位部门以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入驻,常态化开展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指挥调度等工作,打通了“访调仲诉”全链条,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
“中心不仅集合了14个前端服务窗口,还设置了金牌调解工作室、法学咨询专家工作室、劳动仲裁庭等18个功能室,为上门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南安市综治中心负责同志介绍。
聚合科技赋能,开拓为民解忧“新路径”
为了打破数据孤岛、信息壁垒,南安市构建了综治中心大数据智治体系,内部建设综合调度指挥室、风险研判室。通过南安市平安建设智慧平台,实现全流程指挥、调度各类矛盾纠纷事件,打造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的“智慧中枢”,以“多网合一”为抓手助力全市平安建设。
依托智慧平台,南安市研发了综治中心事件处置模块,推动市、镇、村多级联动,实现事件的高效流转处置。此外,还配套建设综治中心预约服务小程序,实现与智慧平台有效对接,群众可通过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提交反映诉求、线上查看办理情况,逐步实现从“最多跑一次”过渡到“一次不用跑”。
长期在外地工作的陈先生因土地划分问题与邻居产生纠纷。就在他为此发愁时,他想起了之前社区工作人员向他宣传的通过综治中心预约服务小程序可以线上反映诉求,还能实时查看进度。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先生通过线上平台提交了相关诉求。令人惊喜的是,负责承办的调解员当天就联系了双方,约定调解时间。最后经过镇村两级协同调解,成功解决了双方土地纠纷。
聚力联动解纷,谱写和谐社会“新篇章”
南安市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联合调解”立题,不断探索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实践路径。
南安市综治中心锚定实质解纷目标,设立金牌调解室和行业专家调解室,梳理整合纠纷化解多元力量,建立“特约调解员”“行业调解员”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纠纷,选派相关领域调解员参与调解,其他部门配合参与,形成联动排查、联动化解的工作格局。
2024年,程某反映其2021年4月到某瑜伽馆办理了60节13860元的一对一教学培训课。程某上了22节课后,因个人工作调动原因,不便继续到该瑜伽馆上课,遂于2021年10月开始向瑜伽馆申请办理退费,但瑜伽馆要求扣除30%违约金,双方多次协商仍无法达成一致。
掌握相关情况后,为有效化解矛盾,综治中心随即指派金牌调解员介入开展调解工作,并协调当地市场监督管理所参与调解。调解员人员采取“背靠背”调解法分别对双方进行劝解,从法、理、情角度耐心释法说理,消除双方对抗情绪。最终,瑜伽馆退还程某8600元培训费,双方握手言和,结束了长达3年的退费纠纷。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如果不是你们调解,这件事不知道还要拖多久……”收到退款后,程某握着调解员的手激动地说。
闽之东南,心之所安。今日南安,人心聚、风气好,平安建设根基进一步得到夯实,发展热土焕发澎湃活力,更折射出群众满意“幸福底色”,彰显着凝民心聚民力的“南安自信”。
来源:清朗天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