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自诩“官场百事通”,编织虚构人情网络,为好友扮演各级领导,频繁获得“协调款”大肆挥霍,等待他的只会是法律的严惩!近日,冷水江市检察院批准逮捕一起冒充领导实施诈骗的刑事案件,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有人自诩“官场百事通”,编织虚构人情网络,为好友扮演各级领导,频繁获得“协调款”大肆挥霍,等待他的只会是法律的严惩!近日,冷水江市检察院批准逮捕一起冒充领导实施诈骗的刑事案件,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2023年清明祭祖期间,童某某偶遇旧同事童某元,得知对方因债务纠纷困扰,当即拍胸脯承诺:“这事包在我身上,法院有人!”
谁料,“权力游戏”剧本早已写好
①正规诉讼取信任:童某某帮助童某元走正规诉讼流程解决异常经济纠纷,仅用几百元诉讼费便“赢”了官司,获得童某元信任。
②PS“院长”诈骗:在法院判决后对方仍然拒不执行,童某元便再次找到童某某。这时,手头拮据的童某某心生邪念,制造“法院有人”的假象,PS“法院副院长”照片,自导自演“领导”催款戏码,以“冻结账户需打点”“出警”为由骗取2万余元。
③省长市长“轮番登场”:面对童某元的进一步需求,童某某化身“省长”“市长”,通过双手机进行“角色扮演”再骗2万余元。
④有借无还的“借款”:利用童某元信任,以“临时周转”名义向他借款2万元。童某某骗取来的资金除小部分用于生活开销之外,大部分通过相亲交友软件,用于打赏主播挥霍掉。
【诈骗手段大起底】
◆ 身份包装术:虚构“法院副院长”“市长”“省长”等身份,伪造工作证件、照片、发票,甚至冒充领导打电话,通过故意降低音调讲普通话等增强可信度。
◆ 场景化诈骗:编造“领导饭局”“给领导买礼品”等“高成本”剧情,利用受害人急于办事心理,分批次小额索要钱款。
◆ 技术造假链:通过PS伪造转账记录、文件,用双账号自导自演“领导对话”,蒙骗受害人。
◆ 情感绑架计:以“多年交情”“包在我身上”等话术降低警惕。
眼见欠款迟迟未被追回,童某元焦急地回拨“市长”电话,听到的却是“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致此案发。
检察官提醒:
1.“关系办事”是幌子:任何声称“内部有人”“特事特办”的说法,99%是诈骗前奏。
2.身份核实要较真:遇到“领导”联系,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如拨打114查询单位电话),切勿轻信“紧急转账”“保密协议”等话术。
3.小额诈骗更危险:诈骗分子深谙“温水煮青蛙”之道,单次几百元看似不多,累计起来就是大损失。
4.留存证据早报警:转账记录、聊天截图、伪造文件等都是关键证据,发现异常及时报警。
来源:爱在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