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县15个村实现“看数据种地” 两万余亩农田春管只需一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1 23:16 2

摘要:4月20日,在沧县刘家庙乡刘浩屯村东的一片小麦示范田里,浅埋滴灌系统正在作业,拇指粗的滴灌管正为麦苗精准输送着水肥。“过去,浇上百亩地,要好几个人忙活一整天,现在用上智能灌溉系统,我一个人只需一小时就能完成,而且用水量节约一半。”这片麦田的管理员孙健自豪地说。

4月20日,在沧县刘家庙乡刘浩屯村东的一片小麦示范田里,浅埋滴灌系统正在作业,拇指粗的滴灌管正为麦苗精准输送着水肥。“过去,浇上百亩地,要好几个人忙活一整天,现在用上智能灌溉系统,我一个人只需一小时就能完成,而且用水量节约一半。”这片麦田的管理员孙健自豪地说。

孙健是河北垄亩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今年,沧县刘浩屯村、后生金刘村等15个村将2.3万亩农田流转给河北垄亩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用于种植小麦、油菜等作物。春管开始后,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活计渐渐多起来。按传统管理方式,公司需投入大量人力,如今却把“田管家”的重任交给了孙健一人,其他技术人员忙着拓展市场、为周边村民提供农技服务。

两万余亩农田春管只需一人,背后是现代农业技术的强力支撑。今年,河北垄亩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省内外产学研机构,打造了AI智慧农业数字管理平台。平台依托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由智能气象站、传感器、灌溉池、滴灌管网等组成,可实时采集作物长势、墒情、虫害等信息。

“数字管理平台建成后,哪块田该‘加餐’了,哪里的麦苗该‘喝水’了,系统都会及时通过手机终端预警,同时将有关信息标注在控制室大屏幕上,便于技术人员实施精准管理。”孙健告诉记者,数字管理平台投用后,技术人员巡检覆盖范围更广、效率更高,农田灌溉节水50%以上,氮肥利用率提升40%以上,亩均节约成本超百元。

记者和他谈话间,孙健的手机铃声响起,数字管理平台手机终端发来“3号地块缺水”预警。孙健赶紧启动相关地块的滴灌系统。不到40分钟,预警解除,系统显示3号地块墒情恢复正常。

“有了科技加持,‘望天田’变为‘数据田’,‘看天种地’变为‘看数据种地’,种田轻松了许多。”河北垄亩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翠霞介绍,目前,公司的农机全部装上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基本实现了平整地块、播种、植保收割等环节的无人化和自动化,最大程度解放了人力,提高了作业效率,促进了粮食增产。去年,公司各类作物产量同比增长20%。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强调支持发展智慧农业。今年,公司将再流转1万亩土地,完善数字管理平台,打造‘无人农场’。”张翠霞说。

发布权威资讯 关注民生话题

来源:晨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