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对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校)入选名单》,包头市青山区哈达道小学入选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校)。这一荣誉是对学校深耕美育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褒奖,更是对全校师生不懈努力与创新的最好见证。包头市青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对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校)入选名单》,包头市青山区哈达道小学入选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校)。这一荣誉是对学校深耕美育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高褒奖,更是对全校师生不懈努力与创新的最好见证。包头市青山区哈达道小学将美育融入教育的每一处细节。“无艺体,不哈小”,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深入每一位师生心中的理念。包头市青山区哈达道小学以“立大德、树大人、成大美”为美育核心理念,构建起一套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的完整美育体系。以剪纸、马头琴两大非遗社团为突破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教学中,定期开展校园艺术节、非遗画展等品牌活动,全方位打造沉浸式美育环境,旨在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茁壮成长,让艺术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底色。
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校园中焕发新生,包头市青山区哈达道小学将剪纸、马头琴等非遗项目融入日常教学,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非遗+”美育课程。从基础技能到艺术创作,从课堂学习到社团实践,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掌握了传统技艺,更在创意与想象中找到了文化的共鸣。学校自主研发的校本课程,以其独特的创意视角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成为学生探索传统文化奥秘的“金钥匙”。剪纸:指尖上的文化图谱。剪纸社团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阵地之一,社团构建了“三阶培养体系”:低年级学生以“趣味剪纸游戏”为切入点,塑造单个动植物造型,激发他们对剪纸的兴趣;中年级学生结合“包头剪纸”,深入创作“小而精”的剪纸作品,传播家乡传统文化;高年级结合传统剪纸纹样、寓意,进行更具创意和深度的系列剪纸创作。
马头琴:弓弦上的草原旋律。马头琴社团分为“童声马头琴班”和“少年乐团”。在“童声马头琴班”,低年级学生在单音演奏与蒙古民歌模唱中与民族音乐文化“同频共振”。“少年乐团”则侧重于排练合奏曲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万马奔腾》、《黑幕日》、《白马》等经典曲目演奏中,同学们技艺日益精湛,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自豪。
包头市青山区哈达道小学每年举办的校园艺术节,堪称一场全员参与的美育盛宴,更是一堂为爱奔赴的美育大课!音乐、美术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无限的创意灵感,将课堂变成了艺术的殿堂,引导学生在艺术的海洋中遨游。剪纸、马头琴艺术从校园艺术节到非遗项目展演,从民族团结主题运动会到家长开放日互动体验,每一场活动都是一次文化的狂欢,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学生们在参与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体验中感悟文化的内涵,在感悟中成长为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美育长廊的打造,宛如一扇明亮的窗口,全方位展示着学校美育的累累硕果,成为展示学校美育成果的亮丽名片,在这里,每一面墙都诉说着非遗故事,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学校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艺术的熏陶。
多年来,包头市青山区哈达道小学坚持“立大德,树大人,成大美”的美育目标,以美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美育工作硕果累累。每年一届的校园艺术节,是不落下一个孩子的美育大课。学校的内蒙古自治区高水平合唱团,凭借着卓越的艺术表现力,成为学校美育品牌的生动名片。而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美育特色校、美育示范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校,更是对学校“向美而行、以美育人”美育改革实践的最高赞誉,也为学校美育评价体系的动态发展开辟了最优路径,让美育教育不断深化与拓展。
展望未来,包头市青山区哈达道小学将继续秉承“无艺体,不哈小”的办学特色,以“非遗”为帆,扬起美育新航程。学校将不断探索和创新美育教育模式,让剪纸的纹样映照着孩子们的笑脸,让马头琴的旋律回荡在校园上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美育沃土上,持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为打造包头教育高地、擦亮“优学在青山”品牌贡献哈达道小学的力量。
来源:思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