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汇总了上世纪80年代,到2022年前后,芒格在股东会上的讲话实录。
这几期螺丝钉带你读书,介绍的是《芒格之道》。
汇总了上世纪80年代,到2022年前后,芒格在股东会上的讲话实录。
之前提到了,查理·芒格对价值投资的贡献。
介绍了查理·芒格的多元化思维模型,如何构建。
在投资中,像巴菲特和芒格还有一个优秀特质,就是情绪稳定。
情绪管理,在各行各业都至关重要。
有的行业,会进行心理状态的定期评估。
例如运动员、飞行员、医生等,都要求情绪稳定。
医生做重大手术之前,不能有情绪的剧烈波动。
飞行员如果出现较大情绪波动,根据民航相关法律的规定,可能会被要求停飞。
之前有一部很出名的电影,《萨利机长》:飞机刚起飞,就撞上了鸟群,导致双发动机失效。
操作稍有不慎,机上一百多人就会丧生,包括机长自己。
但萨利机长在极端压力下,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和行动,在208秒的时间里,判断无法返航机场,避开市中心,操作飞机迫降哈德逊河。
最终全员生还。
2018年,国内的川航也遇到类似风挡破裂事件,也是依赖于机长的情绪稳定,最终成功降落。
对情绪的管理,是一生的必修课。
螺丝钉拜访过一些基金经理,有的基金经理年纪轻轻就一头白发,有的得了抑郁症。
有的基金公司规定,不允许基金经理去跟投资者直接沟通。
因为市场总会有牛熊市波动。
熊市的时候,投资者负面情绪比较多,担心基金经理看到后会影响情绪,最终导致操作变形。
这也不是空穴来风。
前两年也有一个美国价值风格的知名基金经理,因为跑输市场,投资者大量赎回,心理压力太大,最终自杀。
不过在螺丝钉看来,跟投资者沟通,甚至是每天沟通,是要做好的必修课。
做投资,往往是逆向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这个过程中,被质疑是很常见的。
不过,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
得提高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让自己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稳定发挥。
像在网上有很多巴菲特和芒格的股东会等视频记录。每次股东大会,都有数十个各种角度的刁钻问题。
巴菲特和芒格,两位八九十岁的老人,在长达七八个小时的时间里,都能娓娓道来。
不以涨喜,不以跌悲~
保持冷静,情绪稳定,有助于做好长期投资。
其实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大家都喜欢跟情绪稳定的人相处。
如何提高投资中的情绪管理能力呢?
(1)提防忙里错。
遇到意外情况,不要着急做决策。
等情绪稳定后再做决策。
(2)遇到气愤、悲伤、兴奋等情绪大起大落的时候,也不要着急做决策。
生活中,大家也知道,生气的时候容易说一些伤人的话。
做决策也是,情绪激动、心跳加快,此时做决策不容易理性。
(3)不要在晚上做重大决策。
人在白天和晚上的激素水平不同。
晚上精力会更差,身体抵抗能力也变弱,情绪也更容易悲观低落。
(4)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发泄方式例如运动、打游戏等。
但不要把脾气发泄给身边的亲人。
亲人对我们很容忍,但这不是向他们发脾气的理由。
(5)找到情绪稳定的人,让他们来帮助你稳定情绪。
群体的恐慌、狂热情绪会传染。
这点在《乌合之众》这本书中就有提到过。
找到你认为情绪稳定的人,或者找到有这样的投资者所在的地方。
例如关注螺丝钉的朋友,里面就有一部分投资者,情绪长期很稳定。
甚至在遇到市场大起大落的时候,还会耐心的帮助、安慰别的投资者。
螺丝钉也在努力修炼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每天发文章、回复大家留言、做直播课等,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都尽量保持情绪稳定,理性面对。
如果大家觉得担心害怕、或者觉得坚持不下去,也可以来看看螺丝钉的文章,给螺丝钉留言。
控制好情绪,投资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PS:不熟悉估值表如何使用的朋友可以看《指数基金投资指南》和《定投十年财务自由》。
来源:银行螺丝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