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们的周末?打工人为何越休息越累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2 02:12 2

摘要:每到周末,你是不是也这样——周五晚上雄心壮志列计划:健身、读书、约会……结果一睁眼,周六下午两点,瘫在床上刷短视频到天黑?明明睡了10小时,周一上班比连轴转还疲惫?这届年轻人的“假性休息”,正在榨干最后一点生活热情。

每到周末,你是不是也这样——
周五晚上雄心壮志列计划:健身、读书、约会……结果一睁眼,周六下午两点,瘫在床上刷短视频到天黑?明明睡了10小时,周一上班比连轴转还疲惫? 这届年轻人的“假性休息”,正在榨干最后一点生活热情。

某职场社交平台数据显示,73%的年轻人会在周末狂补觉,但其中61%的人醒来后反而头痛欲裂。心理学教授李岩指出:“这不是休息,是身体在为长期透支支付高利贷。”

小王(化名)的典型周末:

周五熬夜打游戏到凌晨3点:“终于能自由支配时间了!”周六下午2点起床,点外卖看剧到深夜周日恐慌性赶未完成的PPT……

这种“放纵-焦虑”的死循环,本质是对工作日异化的反抗。 当996把白天变成流水线,夜晚和周末就成了唯一的“人生控制权”。

某短视频平台内部报告显示:周末用户单日滑动距离相当于爬3座珠峰。“15秒一个刺激点,谁还记得看完一本纸质书的感觉?” 神经科学研究者发现,高频信息碎片会重塑大脑——

连续刷视频2小时后,平均需要90分钟才能进入深度阅读越是碎片化娱乐,越容易产生“休息羞耻”(明明在玩却充满负罪感)

更可怕的是“无意识刷屏”: 地铁上、吃饭时、甚至上厕所,手指已经自动点开小红点。某大厂员工自嘲:“我们生产着让人上瘾的代码,自己却戒不掉。”

商家早就嗅到商机,把“治愈”明码标价:

199元/小时的“颂钵疗愈课”网红自习室卖“沉浸式办公氛围”甚至出现“睡眠经济”(助眠app、褪黑素销量年增300%)

当你花钱买休息,反而掉进新一轮劳动。 心理咨询师张雯(化名)揭露:“很多客户周末赶场式体验‘放松项目’,本质上和上班打卡没区别。”

给手机设“斋戒时间” (比如周日14:00-17:00强制锁机)尝试“垃圾时间”管理法 (通勤时听播客≠学习,承认它就是消遣)建立“最小休息单元” (哪怕只是认真吃一碗泡面,不刷手机)

真正的休息,是允许自己“无用处”地活着。 就像那个刷屏的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里有人写道:“在公园长椅发呆的下午,终于感觉自己像个人。”

来源:Doc.Odyssey奥师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