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花 15 亿清不掉的入侵植物,在中国沦为咸菜,吃到人工种植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22 01:03 1

摘要: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文丨编辑 万史浮华

在外国,它是“入侵物种”,让人苦不堪言,甚至影响房价。

但在中国,它却是美味佳肴,全身可入药,甚至还要人工种植。

同一种植物,为何中外待遇差别如此之大?

本文内容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部分内容为作品完整存在虚构成分,如侵犯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虎杖·】——»

这种“入侵植物”,就是虎杖。

它是东亚常见的最种植物,在中国、朝鲜、日本、越南都有。

国内云贵川、陕西南部、甘肃南部等地最多,喜欢长在山坡、山谷、路边这些地方,海拔几百米到两千米的地儿都能活。

从外观上看,虎杖颇为独特。

它的根状茎粗壮且横走,茎能长到一人多高,杆儿上有棱还有红斑点,叶子是宽宽的卵形,看着挺结实。

在中国,虎杖也是个宝贝。

在饮食上,春天冒的嫩芽还能吃,腌成咸菜酸甜脆口,也能清炒、炖汤,不少人喜欢这味儿。

在药用上,根入药,能清热解毒、活血化淤,像长疮、跌打损伤、女性痛经这些情况,有时候会用到它。

但如此宝贵的虎杖,到了外国,却让人避之不及。

«——【·影响房价的虎杖·】——»

1847 年,因为虎杖独特的外形,荷兰农业和园艺协会还将它评为“年度最有趣的植物”。

所以虎杖就很快就从荷兰传播开来,在欧洲大地开枝散叶。

在那时,人们被虎杖的外表迷惑,压根没料到日后它会带来大麻烦。

在欧洲的温带气候中,虎杖仿佛进入了“天堂”,在这里,它强大的繁衍能力和适应力,被充分发挥。

虎杖既可以依靠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根茎繁殖。一旦根茎残留 10 厘米,来年仍可继续发芽。

而且,在这里虎杖不仅跟本土植物抢水分、夺养分,还仗着自己植株高大、叶片宽阔,把阳光都给霸占了。

使得许多本土植物因光照不足、营养匮乏,生长艰难,甚至走向灭绝。

虎杖的根系强大到超乎想象,能深入地下 3 米甚至 5 米之深 。

在英国,不少城市的市政设施就深受其害。

比如一些年代稍久的下水管道,因周边土壤里虎杖根系的肆意生长,管道被挤压、破裂,污水渗漏问题频发。

维修这些受损管道,不仅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得挖开路面、精准定位受损点,还得购置新的管道材料进行更换,维修成本直线上升。

而道路设施也未能幸免,虎杖根系能轻易穿透看似坚固的混凝土和沥青路面。

为了修复这些道路,市政部门每年都得投入巨额资金,进行重新铺设或者修补工作。

甚至虎杖还切实的影响到了英国的房价。

英国有户人家,突然发现自家房屋周边冒出了虎杖。

起初,他们并未在意,可随着时间推移,虎杖越长越茂盛。后来,房屋墙壁开始出现细小裂缝,地基也有下沉迹象。

经专业人员检查,罪魁祸首正是虎杖。

其根茎在地下疯狂生长,穿透了房屋地基,导致房屋结构受损,被评估为“危房”。

这家人不仅居住安全受到威胁,房产价值更是大幅下降。

原本价值 30 万英镑的房子,因为虎杖问题,市场估价暴跌至 6 万英镑,损失惨重。

据相关统计,在英国,约有 4%的居民区受到虎杖侵扰,一旦房屋周围出现虎杖,房产价值普遍下降 5% - 20%,严重的甚至像上述案例一样,暴跌 80% 。

为了清除虎杖,欧洲各国耗费了大量资金,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以英国为例,每年都要掏出 15 亿元用于控制虎杖蔓延。

常用的清除方法有使用除草剂和人工挖掘。

但除草剂对虎杖作用有限,虎杖似乎对这些药剂有一定“抵抗力”,即便大量喷洒,地上部分虽暂时枯萎,可地下根茎依旧顽强存活,一有机会便会再次发芽。

而且使用除草剂成本高昂,处理一块 10 平方米的区域,就可能需要花费 2500 英镑 。

人工挖掘也并非易事,虎杖根茎横向能扩散 7 米以上,挖掘时稍有残留,就会前功尽弃。

专业团队挖掘一块 10 平方米的区域,费用高达 5000 英镑,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完全清除干净。

像伦敦奥林匹克体育场在动工前,就因场地周边遍布虎杖,花费了巨大代价进行清除工作,可即便如此,后续仍需持续监测,防止虎杖“卷土重来” 。

«——【·结语·】——»

在欧洲,虎杖之所以能成为“生态灾难”,无非是因为两点:

缺乏天敌和适宜气候。

在中国和日本,会有些木虱和二纹柱萤叶甲,这些昆虫会吸食虎杖的汁液或啃食其叶片,从而控制其生长。

但在欧洲,这些天敌完全不存在。

再说气温。

英国年均气温 10℃左右,降水均匀,简直是虎杖的生长良地。

而在中国北方,冬季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会冻得虎杖地上部分枯死,地下根茎也被迫“冬眠”,自然难成灾难。

一边是欧洲花 15 亿英镑年复一年“打地鼠”式除草,一边是中国农民靠虎杖增收致富。

虎杖的“双面人生”, 折射出的不仅是生态环境的差异,更是“堵”与“疏”的治理智慧。

信息来源:万物杂志,2024年9月11日,一种日本植物入侵美国本土后,当地房价暴跌,然而它在中国却是一道美味?

来源:万史浮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