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技术爆炸的今天,我们距离人工智能个体出现的时代似乎越来越近,诸多技术正将人类的知识边界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随之而来的伦理困境、人类认知自我的哲学思考,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新课题。
撰文:无铭
封面:《塔罗斯法则:重启》Steam 宣传片截图
在技术爆炸的今天,我们距离人工智能个体出现的时代似乎越来越近,诸多技术正将人类的知识边界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随之而来的伦理困境、人类认知自我的哲学思考,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新课题。
什么是人类?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区别又在何处?我们又将如何定义人工智能?理性与感性对于人类来说有何意义?个体存亡与种群种族延续产生冲突时,我们该如何抉择?
由 Croteam 工作室开发的带有强烈哲学思考的箱庭解谜游戏《塔罗斯法则:重启》(The Talos Principle:Reawakened),通过虚构的故事从哲学、伦理等角度启发我们对上述内容的思考。
《塔罗斯法则:重启》是 2014 年 12 月 12 日发布的《塔罗斯的法则》的重制版本。原作由打造出《英雄萨姆》系列游戏的 Croteam 工作室、Tom Jubert(《超越光速》[FTL: Faster Than Light]、《交易者》[The Swapper] 的开发者)以及 Jonas Kyratzes(《The Sea Will Claim Everything》的设计者)联合创作,玩家需要在一百二十余个各具特色的解谜关卡中收集拼图碎片,并使用碎片完成拼图,推进游戏。在此过程中,玩家会逐渐深入了解世界的真相,逐步对人类哲学命题深入思考。
原作发售时,即凭借极具创意与深度的关卡设计大获媒体与玩家好评,而尽管推出距今已 11 年之久,其哲学内核依旧能够适应时代变化,为玩家带来思考——剧情深度可见一斑。在原作的基础上,《塔罗斯法则:重启》不仅对玩法内容与视觉表现进行了优化,还添加了全新的 DLC,下面就来看看重制版的进化,并对原作的精彩之处稍作回顾。
新增 DLC:开端(In the Beginning)《塔罗斯法则:重启》不光整合了好评如潮的原作 DLC《地狱之路》(Road To Gehenna),还添加了一个全新的 DLC《开端》(In the Beginning)。
在新 DLC 中,玩家将跟随亚莉珊德拉·德伦南的视角,完成“模拟世界”的首次关键测试,并直面深刻的生存议题。同时,这部 DLC 可以让玩家结合原作与《地狱之路》的剧情内容,完善剧情叙事角度,并对整个事件的始末建立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此思考与探索人类哲学命题。
从解谜玩法体验的角度来看,新 DLC 的关卡推动玩家深挖解谜道具、关卡机制的运行逻辑与互动关系,以及跟道具相关的非常规机制——以此丰富了思考维度,最终达成了区别于游戏本体的新解谜逻辑。这不仅需要玩家对单个道具了然于心,对道具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有深刻理解,还需要玩家脱离道具功能,对其基本特性有较深的认知。DLC 在未增加新机制与道具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呈现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这正是重要原因之一。下文分别以“城堡”与“受阻”两个关卡的一小段解谜切片为例,进行展示。
“城堡”关卡
这部分解谜应用到了 3 个道具,分别是风扇、六面体、连接器。
风扇可以吹飞玩家和六面体,也可以吹飞六面体+连接器的组合,但是不能直接吹飞连接器。
吹飞玩家
吹飞方块
吹飞方块+连接器
通常情况下,这些道具之间的联动结果都是静态的。比如六面体被风扇吹起后,会到一个固定的位置停下;或是通过斜角风扇来运送某些物品。但在本关中,设计师通过两个对向的斜角风扇考验玩家对道具机制联合运作的理解程度,最终形成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解题结果,如下图所示。
解谜效果图
在两个斜角风扇的风力作用下,连接器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平衡,无论解题思路还是最终解题效果都让人眼前一亮。这种解法的趣味点在于玩家是否能够敏锐地发现两个斜角风扇相互作用的逻辑,其在本体游戏中较少出现。
“受阻”关卡
此关卡相对比较特殊,考验玩家对于游戏碰撞体的理解,甚至有些偏向利用 Bug 去解谜。这也是脱离道具功能维度,在游戏基础层面向玩家发起叩问,某种意义上增加了游戏难度。
首先,关卡的目标是让玩家使用红色和蓝色两束激光同时激活左侧红色接受器与右侧蓝色接受器。
关卡目标
这就必须要两个连接器去连接激光光源,因为连接器的特性是同一时间只能联通一种颜色的激光。而关卡布局如下图。
可以看出,相比其他关卡,此关面积较小,道具数量较少,机制也相对简单。场景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最终目标区域、第二个连接器区域、高台区域和激光光源区域,最终目标区域即是上文提到的两个接受器所在处。
第二个连接器区域
高台区域
激光光源区域
根据这几个区域,并结合最终目标,我们可以倒推出一套解谜逻辑:
解谜逻辑
由于解锁第二个连接器的蓝色接受器无法直接连接至光源,我们需要将已有的连接器带到高台区域,才能激活蓝色接受器。
无法直连的蓝色接受器
在这种情况下,玩家必须想办法将连接器送到高台上。考虑到本关的可利用机制较少,于是就催生出这样一种操作方式:
踩“盒子”登上高台并激活激光
如上图,玩家如能敏锐察觉到连接器碰撞体面积小于六面体,便可借由风扇将其送上高台。在大多数同类游戏中,类似操作都可归于利用 Bug 解谜的取巧行为,但在此处,很可能是最高效(或许唯一)的通过方式。也就是说,设计师想要考验玩家对碰撞体关系的理解,让玩家产生不同于本体关卡的游戏体验。同时,这种解谜方式对操作要求不低,可能需要多次尝试,玩家才能够在箱体坠落之前快速拾取到连接器,过程可谓痛并快乐着。
当然,以上展示的只是 DLC 中解谜的一小部分,其它未提及的解谜内容在解题思路上与本体有很大的差别,但也都有着很高的难度与复杂度。如果你非常喜欢挑战高难度解谜,那么《开端》DLC 值得一试。
美术表现优化《塔罗斯法则:重启》基于虚幻 5 引擎对游戏画面进行了重制,在建模精度、材质表现、光影渲染方面都有明显提升。开发团队同样对游戏场景布局做了细节调整,还补充了机械故障特效,用以增加游戏世界亦真亦假的诡异氛围。以下是局部画面对比。
画面对比 1(左图为原版画面,右图为重制版画面,下同)
画面对比 2
画面对比 3
与此同时,《塔罗斯法则:重启》提供了相机模式,一些场景截图甚至可以直接做为屏幕壁纸使用。以相机视角观赏或宏伟壮阔、或静谧秀美的景色,也不失为适时放松大脑的消遣。
内置相机截图 1
内置相机截图 2
不过,3D 眩晕问题可能成为部分玩家的困扰。制作组专门做了相应的设置调整,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 3D 眩晕症状。
可能是受制于本地化成本,原作的中文翻译质量并不足够高,这也是很多玩家觉得美中不足的地方。而在《塔罗斯法则:重启》中,游戏文本得到了更加精细的翻译。
文本对比 1(左图为原版翻译,右图为重制版翻译,下同)
文本对比 2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翻译质量的提升。再比如下图中这段话。
文本示例
结合语境来看,原版翻译中部分词汇的准确度不够,同时机翻式定语过多,导致玩家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理解句子,也不乏有表意错误的情况出现。此次文本优化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些问题,基本扫清了玩家深入理解剧情的障碍。
关卡与功能优化除了添加新的游戏内容,《塔罗斯法则:重启》还对原作的关卡设计进行了微调,比如对一些隐藏区域的解谜触发及逻辑进行优化,避免出现因过于隐蔽而导致玩家很难发现隐藏收集品或彩蛋的问题。
下图为其中一个隐藏彩蛋的入口。原版中,树木几乎遮挡了整个入口,如果玩家快速跑过,很难注意到这里有一道门。重制版缩减了树木的覆盖范围,玩家可以相对容易地看到门的存在,前往一探究竟。
左图为原版画面,右图为重制版画面
门后的彩蛋
之所以调整这里的场景布局,是因为门后的彩蛋是一面镜子。从流程看,该彩蛋所在处是游戏第一章的某收集关卡。由于游戏默认为第一人称视角,所以玩家此前并没有看到过所控角色的完整形象,剧情内容也没有明示玩家的身份。镜子给了玩家第一次正面观察角色的机会,玩家可以借此完善认知,并对之前经历过的剧情、世界观设定有进一步理解。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彩蛋。
除此之外,重制版还通过对场景景物的位置微调和碰撞体优化,修复了一些关卡设计漏洞,许多逃课方式现在不再可用。
创意工坊自发售以来,《塔罗斯的法则》优秀的解谜机制大获好评。《塔罗斯法则:重启》基于原版的优质关卡与机制框架,为玩家提供了一个易用的地图编辑器,每一位感兴趣的玩家都可以自行设计关卡并交由其他玩家体验。这极大的拓展了游戏的可玩性和生命周期。
编辑器画面
玩家可以使用游戏中所有出现过的道具及陷阱等,随意设计关卡。编辑器的功能相当完备,基本能满足关卡设计需求,但在便利性方面还可以优化。比如,当玩家将不同样式的墙壁堆叠在一起时,虽然有类似图层工具来选择单个对象,但实际点选起来仍旧比较别扭。
以上就是《塔罗斯法则:重启》的新内容展示,而作为重制版,其在做出优化的同时依旧保留了原作原汁原味的游戏体验。下文是对原作精彩表现的不完全介绍,供未体验过原作的玩家参考。
《塔罗斯法则:重启》共分为 3 章(主线),每章有多个小节,每节中又有多个子关卡,完成一个子关卡可以产出一个拼图碎片。游戏中有多种颜色的拼图碎片,玩家需集齐特定数量的同色碎片并完成拼图后,方可打开大门,解锁章节,推进游戏进度。此外,许多关卡中存在隐藏拼图,它们并非通关的必须条件,但却对游戏结局有着重要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可收集要素。
收集拼图碎片
拼图大门及解谜
由于拼图碎片颜色较多,解锁内容也各不相同,此处简单说明。
必须收集的拼图:
绿色拼图:用于解锁主线进程。
橙色拼图:用于解锁关卡道具。虽然没有强制玩家按照流程解锁,但若挑战某些关卡时尚未解锁对应道具,那么玩家无法完成关卡任务。
额外收集的拼图:
红色拼图:用于解锁特定关卡与剧情,其对应的关卡难度也非常高(部分红色关卡为非必要收集要素)。
紫色拼图:隐藏道具,玩家需要在关卡中找到紫色拼图,然后通过消耗紫色拼图来解锁跳关红色关卡的道具。整个游戏流程中共可解锁 3 次跳关道具,每次解锁 3 个,共 9 个(每次解锁所需拼图数量会递增,且解锁时需要完成对应的解谜挑战)。
黄色拼图(星星):隐藏道具,发现与获取难度极高,每 10 个黄色拼图可以解锁 1 个灰色拼图关卡,最多可以解锁 3 个灰色关卡区域。
灰色拼图:完成灰色拼图关卡后的奖励,用于解锁特定关卡与剧情,每个灰色关卡区域可以产出 3 个灰色拼图。
《塔罗斯法则:重启》的核心玩点在于高质量的解谜体验,而其关卡设计的精妙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机制与道具、解谜节奏、关卡连携设计及谜题创意。
机制与道具本作包含多种关卡机制及对应的解谜道具。
关卡机制一览
解谜道具一览
关卡机制是影响玩家解谜思路的核心要素,而《塔罗斯法则:重启》中的机制大都简单易懂,主要表现为阻拦机制、干扰机制及线索机制。
阻拦机制:这类机制可能在形式和阻拦方式上有部分差异,但核心作用都是阻止玩家通过。比如图中的等离子门、地雷、自动炮塔,甚至石墙、栅栏等地形都是阻拦机制。这些要素是关卡解谜的基础。
等离子门阻碍
自动炮塔阻碍
地雷阻碍
干扰机制:这类机制不会强硬阻止玩家通过,但会对常规的解谜流程进行干扰,比如等离子屏障、触发式地雷等。同时,等离子门、墙壁也兼具干扰机制。
等离子屏障:允许玩家通过,但不允许其它物品通过
线索机制:布置在固定位置,作为解谜链条开端的物品,比如下图中被连接器连接的红色发射器与红色接受器。
红色发射器与红色接受器的连接
虽然每类机制本身并不复杂,但相互作用之下,简单的机制也能协同产生高难度且具有深度的玩法。比如等离子门,几乎每个关卡都会出现,其基本作用就是阻拦玩家通过,而解锁它的方式多样,比如干扰器直接解锁,还可以通过发射器/接受器解锁,或压力踏板解锁,继而影响玩家的解谜思路。
游戏中解谜道具的设计思路也与关卡机制相近:单个道具功能简单,且绝大多数道具可以产生互动。下图中时间记录器+六面体+平台+连接器的混合应用,就是很好的例子。
时间记录器+六面体+平台+连接器的混合应用
多重联动带来的丰富可能性,为玩家提供了足够发散的解谜体验,也增加了本作解谜部分的可游玩深度。
解谜节奏本作解谜节奏的优点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关卡难度布置节奏优秀;二是多个维度的解谜玩法叠加,丰富了游戏体验。
从难度节奏来看,上文谈及系统循环时提到的必须收集的绿色、橙色拼图,其所在关卡都相对容易,这些关卡也承载着让玩家对机制与道具建立认知、加深理解的作用。比如,从玩家首次解锁干扰器开始,设计师通过第一个关卡让玩家发现干扰器能关闭等离子门的基本功能。后续一系列关卡中,玩家逐渐摸索出干扰器也可以关闭地雷、自动炮塔。熟悉基础功能后,接下来的关卡驱动玩家自行发现干扰器、等离子门、地雷、自动炮塔之间的交互关系。
这个关卡中,玩家可以通过干扰器关闭等离子门,控制地雷的位置
再之后的关卡中,六面体(解谜道具)解锁,相应的关卡设计也引导玩家发现干扰器可以放置在六面体上方——通过增加干扰器所在的高度,使其可以越过部分矮墙与某些关卡机制进行交互。
从整个游戏流程来看,每新增一项机制或解谜道具,当下及临近关卡都会针对新要素重复上述训练模式,不断培养玩家主动思考关卡机制、解谜道具、二者之间交互可能性的思维模式,进而为解开后续高难度的关卡形成方法论。这是一种极为优秀的平滑游戏难度的关卡流程设计,真正做到了“授玩家以渔”的效果。
其次,从解谜维度来看,《塔罗斯法则:重启》不仅提供了 3D 关卡解谜玩法,还穿插有拼图解谜,以及通过碎片化叙事让玩家不断获知事件全貌与真相的剧情解谜。三者叠加,不仅调剂了游戏节奏,还让玩家一直被层层谜团吸引,保有继续游玩的欲望。
关卡间连携设计与创意谜题在必玩关卡之外,游戏里还有一些额外收集关卡,难度远超前者。而在额外收集关卡中,除了复杂的内部解谜,子关卡间的连携解谜也极具挑战性。
子关卡入口示意图
通常来说,这些子关卡拥有独立谜题,解谜所需的道具都可以从关卡内部获得,且每个子关卡门口都设置有等离子屏障,任何道具都无法携带进出。而要获取某些收集品,就需要挑战难度更高的连携解谜关卡。
连携关卡解谜展示
但在如上图所示的片段中,我们需要在一个子关卡的内部去调用另一个子关卡内部的关卡机制才能完成解谜,还有更高难度的连携设计需要玩家在两个关卡间进行多次操作才能实现关卡间的引用,甚至有些关卡需要通过子关卡的内部机制将部分解谜道具带出子关卡再进行解谜。这种脱离关卡内部的解谜方式,其最大难点在于玩家初次接触时如何发现跨关卡的连携机制,而在有所意识后,由于谜题所在的地图范围与复杂度提升,也对玩家的解谜思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如此,《塔罗斯法则:重启》在关卡的创意与表现力方面也颇具风味,比如翻转月亮,开启狮身人面像、二维码破解难题等小谜题,它们可能会出现在整个游戏的各层级关卡中。这类小谜题的难度也主要侧重于“发现”,玩家需要很仔细地观察场景与线索才有机会发现这些谜题,而待到解谜完成,过程中的趣味性、极为震撼的场景表现以及成就感应当能够带给玩家非常充足的正反馈。
翻转月亮
本作采用相对碎片式的叙事方式以及多结局设计。玩家主要通过推进任务时触发的旁白叙述、系统二维码留言、时间胶囊、电脑中的日志文件以及与电脑系统的对话获取零散信息。由于这些信息来自立场不同的阐述者,故对同一事件的表述可能存在着明显差异,更像是从各个角度对游戏世界进行描述与解读。玩家需要收集这些信息,并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进行整合、推理,最终做出自己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对理解剧情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完成额外收集关卡才能解锁,所以,想要真正理解游戏世界的真相,意味着玩家要花费更多精力游玩乃至进行多周目体验。
获得足够信息后,基于碎片化叙事和不同结局,玩家通常会对游戏剧情形成一套可以自洽的理解。再结合游戏中出现的古希腊神话、古埃及文化、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节点以及多种哲学思想,思辨的空间就此拓开。
通过一些细节,我们大致可以推断,主线剧情中实验的背景可能是当时的科学家预见了人类即将灭绝,在绝望的环境下启动了整个实验计划,以期能够保留人类文明的火种。虽然生物体人类可能会全部灭绝,但机器人却可以在人类灭绝后继续存活,完成人类未竞的事业。而在此背景下,就衍生出许多根本性问题,比如,什么是死亡?什么是灭绝?什么是人类?事实上,只有明确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能结合最终目标,制定应对危机的方案。但以上概念远远无法只用人类掌握的科学知识做出定义,只能上溯至贯穿自然科学的哲学范畴去讨论,并在思想的交锋与碰撞中不断更新观点。
当然,游戏剧情中值得讨论的内容远不止此。由于时间有限,笔者未能全面深入地将游戏所有的内容与对应的文化背景、关联知识以及隐喻进行关联性研究,所以以上陈述可能存在一定漏洞,而目的仅在于抛砖引玉。有兴趣的玩家可以亲身体验一番,绝对会不虚此行。
最后,补充说明一些剧情上的小小缺点。尽管本作的剧情质量颇高,但游玩过程还是会显现出少许节奏问题,即游戏的关卡解谜节奏与叙事节奏可能存在冲突。比如某个关卡难度较高,玩家就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去完成关卡,那么,如果一个章节中的多个关卡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破解,玩家对剧情的记忆会淡化,尤其是在碎片化叙事下,玩家可能丢失思路,出现剧情不连贯的感觉。由于一些旁白无法再次回顾,遗漏过往信息对玩家理解剧情是一个比较大的障碍,或许一周目通关后,对解谜游刃有余,再进行专注于剧情的二周目更有助于深度挖掘剧情。
结语作为重制版,《塔罗斯法则:重启》相比于原版做出了诸多改进,保留核心玩法的同时,对游戏进行了优化与微调,实现了让经典作品与时俱进的效果,可以说是一次比较成功的重制。虽然依旧有美中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值得玩过原版的老玩家闲来回味。
如果你尚未体验过原版,重制版自然是一个全新的契机。对于喜爱箱庭解谜的玩家,本作提供智力与操作的双重挑战,而对于追求叙事深度的体验者,本作更像一场互动式的思想交流会,内蕴哲学思辨。
图片:如无特别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游戏截图或作者自制
来源:indieno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