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名字改成了《风起大漠》,92集变成75集,张若昀饰演少年将军霍去病,不久后或能见到。
日前,积压多年的历史剧《霍去病传奇》终于拿到了上映许可。
名字改成了《风起大漠》,92集变成75集,张若昀饰演少年将军霍去病,不久后或能见到。
同样是历史剧,同样杀青自2017年,主打硬核、真实的68集《天下长安》则没有这么幸运。
该剧原计划在2018年7月16日,登录央视八套的黄金档,却在播出前一天“紧急撤档”。
7年过去了,该剧仍杳无音信。
本剧制作规格极高,对外号称投资高达5亿,拍摄周期更是长达176天,并运用了电影级别的战争特效。
集结了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李雪健、张涵予和秦俊杰领衔主演,配角有韩栋、舒畅、王劲松、杜源等。
当年剧照和预告片发布后,被《人民日报》盛赞“让历史剧回归正统”。
去剧组探班的记者,称这是李雪健老师塑造角色的又一个巅峰。
正因如此,距播出一步之遥的《天下长安》,成了很多历史剧爱好者心中的意难平。
这部剧,还有机会播出么?
01、不得见两代“宋江”同台飙戏,最为遗憾
李雪健是1998版《水浒传》的宋江,张涵予是2011版《水浒传》的宋江。
关于谁塑造的“宋江”更好,一直由网友争论不休。
私以为李雪健版本在复杂人性的刻画方面更具深度。
尤其是宋江那略显滑稽的一跪,跪出了人物的谄媚和虚伪。
反观张涵予版本,只能说更加商业化。
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更偏向一个理想化的领袖。
而在这部剧里,他们是李渊和魏征,且有着大量的对手戏。
自《集结号》成功塑造谷子地之后,凭这个铁骨铮铮又兼具柔情的硬汉角色,张涵予终于熬出头了。
在出演该剧以前,他主攻电影,并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如《风声》《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等作品,已然是跻身国内一线的电影演员。
在当时想要打动他拍电视剧,无非两点,一个有挑战的角色,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
刚正不阿的谏臣,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魏征,在历史上地位极高。
并且,在本剧这个角色俨然是真正“男一号”,在宣传海报上稳居C位。
另外,根据新闻报道,他当时的片酬高达6000万,这实在是给的太多了。(“限酬令”之后,这个数字已成为过去)
与此同时,想要李雪健老师出山,既是最难,也最简单。
难在李老师是圈内有名的挑剧本,对于三观不正或随意编造历史的剧组,怕是给的再多也请不动他。
导演连奕名亲自上门拜访,他打动李老师同意出演。
用了一个不同以往的角度,“李渊是一个好皇帝,这个角色的出发点是爱”。
剧组曾曝光一场“玄武门事变”多年后君臣对饮的重头戏。
太上皇李渊一身红衣,须发皆白,跟魏征喝酒,起初挺客气。
酒过三巡,气氛突然剑拔弩张,他骂魏征是“三姓家奴”。
魏征说,“您错了,我前面还有俩主子。”
李渊痛诉家史:“我孙子、儿子死了这么多,换来一个天下长安。我对得起天下人。”
李雪健老师此时的状态是由内而外,他没有眼泪,而是用手抚着眼睛一侧,额头两边的青筋都露了出来。
他的表演兼具丧子之痛和君王的豪情,实在令人感动。
不能看到两代“宋江”同台飙戏,最为遗憾。
那究竟是原因导致这部剧,迟迟不能上映?
02、三重暴击:修改、“网台博弈”和出品方暴雷
在播出前一天被央视“紧急撤档”,可谓极具戏剧性。
导演连奕名在社交媒体上情绪激动地打下“6个感叹号”,称多次改动后的剧作他都不认识了。
不过,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这可能只是一个让双方“体面”的说法,问题并非这么简单。
跟《霍去病传奇》作为“传奇古装剧”是“限古令”后整改的重灾区不同。
本剧早在2017年就拿到了发行许可证。
所谓的修改,可以说是央视单方面的要求。
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对剧作的综合要求堪称国内最高(至今依然是)。
至于“网台博弈”,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颇为有趣,可以说这个过程见证了电视台话语权的没落。
以2017年6月播出的《军师联盟》举例,该剧开启了“先网后台”的新时代。
此前通常是同步播出,或是电视台早于网络。
原因很简单,网播平台的出价要远高于电视台。
央视在为《军师联盟》开了绿灯后显然“后悔”,在非黄金时间段让步已是底线。
到了《虎啸龙吟》(《军师联盟》的下部)播出时,央视拿出了“宁玉碎”的态度,宁肯不播,也坚决不让步。
之后,该剧便成了裤子的独播剧。
如今看来,此举像是央视试图重新拿回话语权的奋力一击,只可惜大势不可违。
当时夹在两部《军师联盟》播出之间的《天下长安》,则成了央视调整态度的“实验品”。
在网播平台的资料上,《天下长安》是68集,而在央视的节目单里显示是48集。
出品方为了满足多方的要求,势必要在短期内付出更多的后期成本。
进入博弈的紧要关头,在当年7月13日出品方发布的信息:7月16日起CCTV8每晚19:30两集连播。
按照惯例,视频平台会在当日24点跟播。
不过紧接着第二天出品方就更新了播出方式:《天下长安》将早一天在网络平台上线,会员抢先看两集。
大概率上,此举彻底“激怒”了央视。
作为还击,在播出前最后一天,央视跟出品方“谈崩”,并紧急下架了这部剧。
迎接这部剧的倒霉事儿还远远没有结束,那便是出品方欢瑞世纪暴雷。
根据财报显示,正是《天下长安》的撤档导致欢瑞世纪陷入“未播剧拖累财报—审计质疑—股东逃离”的恶性循环。
早在2017年公司财报里显示,该剧“被卖了5.06亿”,然而这笔款项迟迟不能兑现,反而成了它财务造假的“证据”。
在财经网最近的报道里,《天下长安》被视为欢瑞世纪“会计差错风险高悬”的例子。
本剧和《风起大漠》迟迟不能播出有本质区别,在“网台博弈”的表面现象背后,它是被资本拖累的典型案例。
后记
现如今,“同步播出”已成为历史。
电视台和网播平台专注不同的下沉市场,网络先行早已成为常态。
从观众角度来看,无论何种原因,还是希望优秀的剧集能有问世的一天。
希望《天下长安》不要成为有生之年系列。(撰文:木未舟)
来源:香港电影怀旧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