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国内玉米期价呈现窄幅震荡走势。从基本面情况来看,市场因素多空参半。利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农户粮源见底,市场流通粮源有所收紧;二是新季玉米进入种植期,天气不确定性给市场带来一定支撑。
本报特约分析师侯芝芳
近期,国内玉米期价呈现窄幅震荡走势。从基本面情况来看,市场因素多空参半。利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层农户粮源见底,市场流通粮源有所收紧;二是新季玉米进入种植期,天气不确定性给市场带来一定支撑。
利空同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下游消费的支撑略显不足,深加工企业消费量下滑,同时小麦对玉米的替代影响有所增加;二是新季种植面积维持增加预期,暂时未见明显分歧。短期来看,市场继续以下游消费表现以及产区天气波动为主要关注点,基于消费稳定的预期来看,国内玉米期价仍然面临支撑。
外盘玉米价格震荡偏强运行。外盘玉米价格波动区间再度回到今年波动区间的中上水平,支撑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旧作库存偏紧,二是新作存在天气隐忧。从旧作来看,无论是USDA的季度库存数据还是月度供需报告数据,均显示旧作同比下降。此外,近期关税风波对美玉米出口的实质影响尚不大,美玉米出口持续同比增加。截至4月10日,美玉米累计出口销售量为5658万吨,相对于年度出口目标6477万吨,销售进度为87.4%,明显好于上一年度的76.7%。从新作来看,部分主产区有干旱干扰,美玉米播种进度偏慢,截至4月13日,种植进度为4%,去年同期为6%,五年均值为5%。
短期来看,市场焦点继续围绕关税风波及新季天气波动,期价或继续有支撑表现。
国内玉米供应端分歧不大。从旧作来看,供应压力处于逐步减轻的阶段。截至4月17日,基层农户售粮进度为93%,同比偏快5%。基层农户余粮见底,粮源供应主体转向贸易商,而当前价格对于贸易商大量出货的吸引力不大,当前供应压力较小。从新作来看,产区逐步进入播种期,东北主产区陆续公布了大豆以及玉米的补贴政策,相比去年变化幅度不大,玉米种植面积延续稳定预期,目前未见明显的天气干扰,当前市场对于新季玉米的分歧不大。
国内玉米消费端稳中偏弱。近期,下游企业仍然维持适量补库的情况,反映出下游刚性消费的支撑。截至4月16日,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总量588.7万吨,较上周增加0.03%,同比增长11.39%;当周全国饲料企业平均库存35.54天,较上周增加0.35天,同比增长17.92%。同时,近期下游又有一些偏弱变化。从饲用端来看,随着玉米、小麦价差收敛,部分企业使用小麦替代玉米的比例增加。考虑到小麦即将进入上市期,施压玉米消费预期。
从深加工业消费端来看,企业下游产品消费不佳,签单走货偏差,库存压力较大。行业利润呈现收缩态势,企业通过限产检修来减少亏损,开机率明显下降。
本周,全国主要深加工企业玉米消费量为126.43万吨,较上周下降5.38万吨。
整体来看,美国玉米市场存在一定天气干扰,对短期价格形成支撑。国内玉米市场呈现供需双降的预期,不过考虑当前消费的传导仍需进一步跟踪,且不足以对刚性消费支撑构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国内玉米期价仍然存在支撑。
来源:粮油市场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