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水井乡地处山区,村居分散,群众办事不便、服务覆盖弱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为破解这一难题,乡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打造“流动党群服务站”,组建“四色志愿服务队”,开展“支部联建”,以“阵地流动、人员流动、支部流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服务
大水井乡地处山区,村居分散,群众办事不便、服务覆盖弱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为破解这一难题,乡党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打造“流动党群服务站”,组建“四色志愿服务队”,开展“支部联建”,以“阵地流动、人员流动、支部流动”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服务群众零距离。
流动党群服务站:服务阵地“动起来”,群众难题“就近解”。打破固定场所限制,以“一车一牌一桌”打造移动服务阵地,通过“装车上门”“摆摊设点”方式,在村口广场、集市等人流密集区提供“家门口”服务。服务内容涵盖生活缴费、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咨询、建房审批、警务服务五种固定服务及灾害救助、送医上门、残疾鉴定等n种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身边“鸡毛蒜皮”“家长里短”小事情,真正做到群众所需、我们所能,群众所呼、一呼百应。
自流动服务站成立以来,累计服务群众4000余人次,现场办结社保认证、低保申请等事项320余件,群众满意度90%以上。
四色志愿服务队
精准服务“亮身份”,党群携手“暖民心”。整合党员、乡贤、技术能手等力量,组建“红、粉、绿、银”四色志愿服务队,以“一队一色一亮点”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党员“红色”先锋队,党建引领强担当。以主题党日为契机,“院落党课”为载体,开展“政策进万家”活动,把政策宣讲搬到农家小院。同时,建立“党员联户”机制,定期收集群众“微心愿”,为提供“微服务”奠定基础。妇女“粉色”巾帼队,揉肩担当促和谐。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向辖区妇女传播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推进“好家风”传承,发挥“贤内助”作用。自服务队组建以来,累计开展活动40余次,惠及群众1000余人。青年“绿色”联防队,扮靓家园“焕新颜”。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宣传不乱丢垃圾、不乱张贴广告、不私搭乱建。同时,定期对村内生活垃圾和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巡村护村,巡景护景。老年“银色”和事队,银发聚力化纠纷。充分发挥老同志“找得到家、说得上话、做的了事”的优势,以“板凳调解会”形式,全力做好疏导、化解工作,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通过“板凳调解会”模式调解矛盾纠纷200余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支部联建聚力行
党建阵地“共打造”,服务群众“齐发力”。将机关5个党支部纳入流动服务体系,与45个农村党支部常态化开展“组织联建、队伍联管、工作联动、困难联帮”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一对一”指导提升农村党支部组织力,夯实基层治理堡垒。同时,探索建立乡派出所党支部与老寨村党支部联动的“警村共建”治理模式,锌电股份党支部结对杨家寨村党支部的“企村共建”治理模式,推动机关资源下沉、农村需求上达。截至目前,共开展支部流动服务6次,实现党建与治理“双提升”。
下一步,大水井乡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群众身边,真正实现“服务跟着群众走、温暖贴着民心传”,让流动服务“更贴心”、基层治理“更温情”。
通讯员: 阮玲花
来源:曲靖珠江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