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台区:携手共育桃李 匠心同筑讲台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2 11:32 2

摘要:近日,汉中市汉台第二中学与铺镇中学举办2025年度教学能力提升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分别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六门学科中展开,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汉中市汉台第二中学

近日,汉中市汉台第二中学与铺镇中学举办2025年度教学能力提升联合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分别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六门学科中展开,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蓄势:以匠心之名,打磨三尺讲台的星辰

自联合教研计划启动以来,两校便以“跨校协同、多维赋能”为原则,积极搭建交流平台。参赛教师多次模拟授课,从板书设计到课堂互动,从教具创新到学生反馈,每一处细节都彰显教师的个人魅力。

交锋:六科竞绽芳华 共绘教育春景

七名参赛教师以抽签形式展开竞技:教学设计的“盲盒挑战”、课堂展示的“情境突围”、即兴问答的“思维风暴”。三尺讲台化作百花齐放的舞台,语文的隽永、数学的缜密、化学的绚烂、生物的跃动、英语的灵动、音乐的悠扬在此交织成春之交响。这不仅是比赛,更是教育观的碰撞。创新火花此起彼伏,诠释着“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真谛。

点睛:评委团“把脉开方”,让成长有迹可循

由两校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多元评委团”,既当“挑刺者”,更做“点灯人”,从课堂导入、活动设计、学生参与度、作业设置等方面提出中肯建议。

当两校教师的智慧彼此碰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教学新秀的锋芒初露,更是教研共同体的破茧成蝶。未来,两校将持续深化“教研共同体”,共建教学资源池、共探教育前沿课题。因为我们都笃信:独行虽快,众行方能致远;星火虽微,汇聚便是银河。(文/图 杨兮 柏丽)

附小集团东关学校

为促进校际交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区域教学壁垒,近日,“课改领航名师路 素养赋能成长力”跨区域主题教研活动在附小集团东关学校顺利开展。汉台区教体局领导、区教研室负责人及教研员、陕西省刘悦优秀校长工作室和强曼丽优秀校长工作室代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骨干教师团队、汉台区各小学骨干教师代表及东关小学全体教师共150余人参加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四位教师带来精彩课堂教学展示。屈群利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为人民服务》,她紧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心观点,通过“毛主席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这一问题引导,在巧妙点拨、引导中层层递进深入,把握文本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感悟正确的生死观、批评观、奋斗观、团结观。课堂上注重结合资料,引导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时代价值,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责任与担当的种子。

刘迤萌老师执教四年级语文《绿》。刘老师语言诗意,设计巧妙,以“绿”为线索,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充满生命力与想象力的绿色世界。学生在绘声绘色朗读中感受诗歌韵味;在丰富想象中感受绿色世界的奇特;在资料交流中体会作者创作背景,深化情感体验。整堂课春风化雨,绿意盎然,诗意流淌,启迪、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祁季老师带来微讲座《美术组工作经验分享》,介绍了美术教研组的组建、团队建设及合作经验,展示了青年教师敬业务实、积极向上的工作风貌。

分科教学展示环节中,祁季老师在四(3)班教授美术课《牛肚子里的故事》,祁老师以“想象”为钥匙,带领孩子们开启一场奇妙的探索之旅。通过创设情境、互动探究、实践创作,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运用线条表现想象中的故事情节,实践“生活化美育”理念。

张昆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总复习 数与代数(整数)》,他巧妙运用电影《哪吒》中的观影座位、观影人数、票房收入等数学信息,将电影元素与数学知识融合,串联小学阶段整数知识点,践行“生活即数学”的教学理念。为在场的教师呈现了如何有效探索文化载体和学科融合的有效路径。

课后,汉台区教研室为授课教师颁发证书。建大附小校长刘悦表示,此次活动是校际交流的良好契机,是建大附小教师与汉台教师相互成长的有效载体,期待未来继续加强交流,祝愿汉台教育越来越好。

汉台区教研室主任刘海生在总结中提出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路径”和“1369模式”,感谢西安专家团队的资源共享,勉励老师们借助大平台资源,实现个人与区域教育的共同发展。

如何践行新课标,如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四节示范课带给老师们的启发和思考。与会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践行新课标理念,在名师引领下,持续提升教学水平。

汉中市东塔小学

为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夯实教师教学基本功。连日来,汉中市东塔小学举办融智课堂展示活动,75名教师按年级分学科开展“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技能展示。

语文课中,AI既是教学演示工具,又是创意激发媒介,更是学习过程记录者,充分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不仅可以通过 AI进行阅读书目拓展积累,还能以互动故事动画解析课文内涵。借助 AI 生成情景对话练习口语表达,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结构,提升文本理解与创作能力,提炼要领,习得方法。

数学课堂上,老师们借助AI技术,为课堂带来奇妙变革。制作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直观理解小数的概念;借助AI动态图形,带领学生攻克图形难题,打开几何世界的大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数学思维方法,还提升了应对生活中各类挑战的能力。

在英语课上,老师们利用AI智能语音助手帮助学生纠正发音,进行情景对话练习,让学生们的口语表达更加流利自然。还能以动画、游戏形式呈现所学知识,增强互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助力学生在智能时代夯实语言基础。

科学课上,老师们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利用AI工具演示实验过程,打破实验条件限制,提升课堂效率,培养数据思维与创新意识,让科学探究更具实践性与前瞻性。

每组教学展示活动结束后,各科同组教师与上课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大家既肯定教师们勇于探索AI技术辅助教学的钻研精神,又指出课堂教学中待改进之处,从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堂应变以及课上与学生的互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

本次课堂教学评比,是该校探索AI赋能课堂的一次积极实践,激发了老师们探索AI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潜力,帮助教师瞄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策略,极大助益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展望未来,该校将继续以智慧为舟,以AI为帆,在教育的浩瀚海洋中破浪前行,驶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征程。(文/刘文 图/各教研组)

汉台区铺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为提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凸显道德与法治课程育人育心的重要性,近日,汉台区铺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开展小学思政课教学研讨活动,全镇50余名思政课教师参会。

武珍老师执教五年级《中华民族一家亲》,她紧紧围绕新课标要求,课前精心设计,通过歌曲《爱我中华》激情导入,以多个读图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我国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了解少数民族的服饰及习俗、少数民族分布特点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我们与少数民族同胞共同生活的基石。

课后研讨中,武珍老师根据参加汉台区思政课大练兵的经验就如何选课、如何备赛、时政评述环节如何切入、比赛心态调整等方面进行分享。范文翰校长以《如何上好新时代思政课》为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将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运用到具体教学中,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家国情怀深深根植于学生心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会教师对当前学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开展讨论,一致认为思政课教师自身应当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治责任感,提升业务素养与科研能力,突出思政课的育人功能和导向功能。

本次教学研讨会的召开,全面贯彻落实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要求,为全镇思政课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提高了思政课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教研水平。(文/图 谭杰)

汉中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南关学校

为深化“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日,汉台区教研室“驻校精研 提质赋能”主题教研活动在汉中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南关学校举办。区教研室教研员、南关学校行政组及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共话教学优化新思路。

活动以“问题导向、实践引领”为主线,分为课堂展示与交流研讨两大板块。 黄小红老师执教一年级研讨课《操场上》,她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和趣味互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展现“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课堂的活力与高效。

区教研室吴云云老师带来五年级示范课《青山处处埋忠骨》,她紧扣学科育人目标,将革命文化教育与核心素养培养深度融合,为高年级语文教学提供创新范本。

课堂观摩后,全体教师在会议室开展交流研讨。两位执教老师分别从教学设计、课堂生成及“双减”政策落实角度分享经验,引发与会教师深度共鸣。听课教师们围绕“减负增效策略”“学科德育渗透”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务实建议。

此次驻校教研活动,既是汉台区教研室“下沉一线、精准指导”的生动实践,也为南关学校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平台。未来,该校将持续深化校际联动与教研融合,探索“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新模式、新路径,为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来源:汉台区教体局)

来源:荣耀陕西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