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达王节故事及节庆”申报非遗项目可行性简析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21 19:42 1

摘要:“达王为拯救麻雀殉身”这一经典的壮族民间故事和“壮族达王节”民俗产生于古代,在我国壮族地区保存上千年,并在广西马山县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以及马山县具有相关人才、资料优势的情况,作者认为马山县申报

“壮族达王节故事及节庆”申报非遗项目可行性简析

“达王为拯救麻雀殉身”这一经典的壮族民间故事和“壮族达王节”民俗产生于古代,在我国壮族地区保存上千年,并在广西马山县得到良好的传承和发展。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以及马山县具有相关人才、资料优势的情况,作者认为马山县申报上述两项非遗的条件已经成熟。简析如下:
一、壮族“达王节故事”和“达王节民俗”符合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法定条件。“壮族达王节故事”以传统口头文学为载体,歌颂劳动人民的正直善良和抗争精神,由我国壮族人民口口相传至今;“壮族达王节民俗”以传统节庆活动为载体,在我国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自僮族土司统治时代至今盛行上千年。两个项目的辐射区域都突破了“本省、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范畴,具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重大历史、文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的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条件。


二、因壮族“达王节故事”和“达王节民俗”具有“重大历史、文学价值”,所以引起各方关注。一些历史文献对此作了专门记载,一些专家学者选此课题开展学术研究,也有作家就此题材进行文学创作。例如:
1、《马山县志》和《马山年鉴》均记载了“达王节”的由来,写了农历七月二十日达王姑娘为拯救麻雀而被土司害死的故事,这是“达王节文化”在广西马山县传承、发育的史料优势。
2、《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等网络平台都收录了“达王节”(或称达旺节、达汪节)的词条,并有“达王拯救麻雀,反抗土司统治”的情节,印证了这个壮族民间故事的知名度。
3、中央民族大学梁庭望教授(马山籍)在《序》中称:“大明山周围还有一个特殊的节日达汪节,纪念的是为保护鸟兽而殉身的女神,她的尊号也叫娅汪,壮语叫Yahvuengz,yah为祖母,vuengz是王的意思,故Yahvuengz意为祖母王。在这里,娅汪已和龙母有所融合,都是保护动物的。鸟兽不过是图腾的符号,也就是各部落的代码。娅汪保护鸟兽,也就是保护辖下的各个部落,这正显示了她王者的身份。”
4、广西民族大学陈金文教授在《壮族民间信仰中的女神娅汪》(见《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第4期)中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西林、田林、田阳等县及周边县区和云南省文山自治州的壮族聚居区各有一个娅汪文化圈。本人认为两个文化圈中民众信仰或口承文学中的娅汪是两位不同的神灵,而不是广西、云南两地信仰的是同一位女神;广西包括大明山四麓在内的一些壮族地区,民间传说或信仰中的女神娅汪或达汪,可能是壮族人民为寄托自己的情感而虚拟出的一个传说人物,壮族人民希望她承担起世间所有的苦难,而把幸福留给人间,而不是古骆越方国女王。
5、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文联原副主席韦苏文先生在《壮族悲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出版)一书中称:“达汪(或娅汪)虽身单力薄,意志却不薄,她站起来了,以自己的满腔悲愤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她虽然被统治者夺去了美好的青春,夺去了对生的追求,但她不屈的魂魄是永恒的。”
6、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中银(南宁)律师所律师石国才先生(马山籍)撰写《拯救麻雀的姑娘》(远方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一书,以童话绘本形式演绎“壮族达王节故事”,该作品获青年作家网“2023·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童话组一等奖。该书其上架发行、有声播放、宣传推广等后续运作,会进一步推高“达王节故事”和“达王节民俗”的知名度。
三、以“壮族达王节故事”、“壮族达王节民俗”分项逐级申报,避免其审批结果差异而互相影响。从“达王节民俗”的发展现状看,马山县百姓于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上午在家做粉做馍、下午杀鸡宰鸭过节并拜祭月神及达王姑娘的行为方式,足以证明当地民间对于该古老节庆民俗的传承。此外,该县永州镇历年来也坚持举办此节的集体活动。当然,若能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创作一些切合主题、独具特色的僚人祭月、麻雀山歌、麻雀舞蹈等节目在县内各主要公共场所表演,让传统节庆从静态保护走向活态传承,则更能增强其文化影响力。
四、将“壮族达王节故事”申报为“省(自治区)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紧迫性。据悉,迄今已有广西部分市、县将之以“节庆民俗类”申报并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随着人们“非遗保护意识”的增强,各地将之以“民间文学类”申报成为省(自治区)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定会相继展开,就看哪个市、县先走一步了。
五、具有参照价值的题外话。广西横县(现为横州市)的《壮族百鸟衣故事》也写壮族青年反抗土司的故事,也和鸟儿有关,经横县籍作家韦其麟先生写成叙事长诗出版、再版后引起较大反响,于2014年评上国家级非遗项目。该故事反映了壮族人民反抗强暴、争取自由的坚强意志,以及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壮族达王节故事”的经典度、主要情节及主题思想,与《壮族百鸟衣故事》有些相似。“达王节故事”若以“民间文学类”申报,评上国家级非遗项目是有希望的。

来源:方远文化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