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Google大规模上线“AI 总结功能(AI Overviews)”——搜索结果页首条直接由AI生成的答案。Google声称这能帮用户“更高效地获取信息”,甚至还说可能带动网站点击量提升。但真实数据打脸来得很快——最新的Ahrefs分析显示:AI
大数据文摘出品
2024年,Google大规模上线“AI 总结功能(AI Overviews)”——搜索结果页首条直接由AI生成的答案。Google声称这能帮用户“更高效地获取信息”,甚至还说可能带动网站点击量提升。但真实数据打脸来得很快——最新的Ahrefs分析显示:AI 总结功能让头部网站点击率暴跌34.5%。
注:Ahrefs是一家新加坡公司,提供全面的SEO工具套件,包括网站审计、外链分析等功能
问题来了:AI 总结功能到底是在“帮用户”,还是在“伤内容”?搜索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Ahrefs 对30万条搜索做了对比实验,发现自AI Overviews上线后,美国桌面端第一搜索结果的点击率从0.073降到0.026。如果没有AI Overviews,这一数字应为0.040——也就是头部内容可见性直接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即把首页第 1 名的点击率硬生生砍掉三分之一。
AI 总结功能后,顶部搜索结果的点击率急剧下降。| 图片来源:Ahrefs
回想一下搜索引擎的本质:用户提问,Google“分发”流量给答案最优的网站。内容创作者苦心经营SEO,网站流量是最大回报。
另外,别忘了,谷歌一大部分的营收仍来自广告,可一旦它自己把搜索页面挤成“无链接三区”,商业模式也在悄悄改变:从“送人去饭馆”变成“自家厨房摆桌吃”。
但AI Overviews上线后,用户的问题直接被AI“现场加工”——答案就在搜索页顶部,用户无需点击任何网站。AI等于成了信息“终端”,把原本属于网站的流量“截流”下来自己消化。
Google曾辩称:“AI答案会让用户更想点击原文。”可是,Ahrefs等第三方数据一次又一次证明,AI答案越完善,用户越不会点进网页。
你可能觉得,“这只是Google的事”。但OpenAI、Perplexity等AI搜索公司也在做同样的“即搜即答”,直接从全网抓内容,拼接给用户。
这相当于:“用别人的内容,回答自己的用户。”
逻辑很简单:
抓你的内容 → 拼自己的回答 → 用一行小字署名 → 流量、广告、用户全留在自己家。
过去搜索 = “导航页”
现在搜索 = “终端页”
未来不只是AI Overviews,更激进的“AI模式”将让搜索直接变成AI对话,连传统搜索结果页都可能消失。
这不是第一次发生“分发权之争”。曾经有平台“一屏展示”内容,作者与粉丝的联系被平台“截断”;短视频平台也是如此。
Google、OpenAI们的AI搜索,表面上让用户“省事”,实则悄然改变了信息分发的底层逻辑。流量和影响力正被极少数平台牢牢掌控。内容创作者、网站、甚至整个独立互联网生态,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流量保卫战”。
未来,内容创作者何去何从?一方面,不得不适应平台和AI的新分发规则——比如专为AI“投喂”内容,妥协于平台生态;另一方面,或许需要推动行业和法律,要求AI平台为引用内容支付合理报酬,让内容生态可持续。
AI Overviews不是更好的搜索终点,而是内容分发权的重塑。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今天的流量下滑,也许只是更大危机的序幕。
最后,以上讲的是美国的谷歌,那将视角拉回国内呢?
via https://the-decoder.com/googles-ai-overviews-are-quietly-draining-clicks-from-top-sites-new-data-shows/
GPU算力按需租用
A100/H100 GPU算力按需租用,
秒级计费,平均节省开支30%以上!
来源:大数据文摘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