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周围病倒的同事越来越多了,但年底的工作项目却越来越多。线上一拉会议,大家一边咳嗽,一边拖着浓重的鼻音汇报工作,这边病程刚到退烧这一步,另一边领导已经无缝衔接地安排上了工作任务。
上班这么累,爸妈是怎么撑到退休的
最近,周围病倒的同事越来越多了,但年底的工作项目却越来越多。线上一拉会议,大家一边咳嗽,一边拖着浓重的鼻音汇报工作,这边病程刚到退烧这一步,另一边领导已经无缝衔接地安排上了工作任务。
“上班好累!不想上班!”这可能是当代职场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但如果你把这种抱怨说给父母,收获的可能是一串教育:“工作哪有不累的?我和你爸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父母不知道,“累”可是如今真实而普遍的职场体验。不久前,领英职场向职场人发起2022年末问题:“你今年的职场情绪关键词是什么?” 近九成的回复者提到了“压抑”、“焦虑”和“迷茫”等词汇。
似乎在身处职场的年轻人中,负面情绪已占据主流。我们这一代人上班,真的更累了吗?
一
父母上班 VS 我上班
当代年轻人的工作状态,确实与父母辈有很大差异。父母临近退休了还在热火朝天地研究返聘,你,上班第二天就想退休。
遥想当年,父母每天工作都干劲十足,蹬着自行车快乐通勤,下班之后还能把放学的你放在后座上接回家,早七晚五也活力满满;而如今年轻人却总是感觉工作没意义,上班是为了下班,骑着共享单车回到家就瘫倒,早C(coffee)晚“唉”疲惫不堪。
父母那代人的通勤,往往就靠这么一辆自行车,风雨无阻,还从不迟到
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更是大为不同。有初入职场的应届生,入职半年还不知道对面的同事叫什么;也有已经工作了五年的职场人,至今未能建立起自己的社交圈。反观父母,和办公室所有同事都能打成一片,端着茶缸子和谁都能聊几句,被带到办公室“X叔叔”“X阿姨”挨个介绍下来,童年的你根本记不住。
以前父母在一个岗位呆十几年不在话下,现在年轻人干三年就想跳槽;父母不仅工作卖力,还挣钱买房、把儿女养大,反观我们,工作五年还在为首付省吃俭用,频频出入豆瓣“抠门男女联合会组”学习先进经验。
在家翻看父母年轻时的照片,隔着二三十年的时代滤镜,也依然能感受到他们身上干劲十足,眼里充满对未来的希望。
咱爸咱妈的精神头,退休了也得给自己找点事做
对父母那辈人来说,他们连工作都不必去找,工作会来找上他们。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实行的是毕业分配制度。毕业生无须面对竞争激烈的秋招,无须为工作发愁,“毕业即就业”。
并且,对父母辈来说,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是分明的。尽管五天工作制在毕业分配结束后才开始正式施行,但是那时的领导,不会在下班的时间拨打你家的座机,喊你爸妈“处理一下工作”。
在那一代人的眼里,“工作”意味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意味着光荣的劳动。他们通过工作迈入了一条稳定的轨道,过上了平稳的生活,还把儿女拉扯大。
对于父母辈来说,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是分明的
到了90年代中后期,毕业分配渐渐成为历史,全民铁饭碗成为了“文物”。华东师范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千禧年后,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新一代的职场人,比起稳定,更关注自身感受和价值实现。辞职跳槽成了一件无需大惊小怪的事。随着新鲜行业不断涌现,还有数以万计的公务员主动选择下海创业。
但是汹涌的信息流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焦虑随之而生。相对于父母辈,我们有了选择的机会,却也要面对在激烈竞争中“被选择”的压力、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充满挑战的未来。
年轻一代感觉工作更累,的确不是错觉。
二
时代变了,工作压力只增不减
时代的浪潮飞速向前,年轻人面对的工作也随之变难了。
首先涌起的是职场不确定性。新兴行业层出不穷,“坐办公室”的岗位比起父母辈的年代多出了几番花样。产品运营、数据架构师、直播销售……这些新出现的职业,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参考,只能靠年轻人自己在不确定中摸索,还要担心自己会不会在下一场迭代更新中被优化。
父母在老家“靠关系”的职场晋升原则,放在大城市也不灵了。相比之下,年轻人独自在外打拼拼的全是“实力”——面试看能力,月底看业绩。脱离了传统的熟人关系网,父母那一套熟络关系的人脉通道纷纷失效。对年轻职场人来说,这不免成为一道人际关系的难题。
高速运转的职场中,加班的命运,饶不过近九成的职场人。近四分之一的当代职场人,甚至要天天加班。越年轻的群体,加班越严重。有超过30%的95后每天都加班,登上了各年龄段中打工人加班榜一。
加班的命运,饶不过近九成的职场人
另一方面,越来越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成为了当代职场的压力来源。
各项开支中,房租恐怕是让漂泊在外的年轻人钱包最痛的一项。毕竟每天在公司唯唯诺诺,下班后就想回到自己的窝里舒舒服服摊开,想要住房条件好一些,在北深广这3个城市租金预算普遍突破3000元,到手工资的三分之一几乎全倒进去了。
还有体验感更糟的通勤。2020年,除海口和拉萨外,全国34个省会及大型城市的平均通勤时耗都在30分钟以上,北京职场人以平均每天47分钟、11.1公里的通勤之旅位列榜首,上海、广州、深圳紧随其后。
在每天漫长的上班路途中,被消耗最多的就是睡眠和休息的时间,根据36氪的《2021睡眠报告》,四大一线城市中有45.9%的人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压力最大的是深圳人,平均每天只能睡6.91个小时。
拥挤且时间长的通勤过程,也是当代职场的压力来源之一
在种种不确定中,年轻人也就渐渐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和热情。《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约 50% 的人在工作中感受到“无意义”,六成的人感到自己在经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人上班哪有不疯的?硬撑罢了!”看似荒谬的打工人发疯语录,背后是对高压工作状态充满无奈和辛酸的苦笑和叹息。在领英职场发起的年末问题中,有近88%的职场人时常在工作中感到压力的困扰。当与日递增的职场压力找不到出口时,年轻人们纷纷醒悟:为了上班消耗生命,不值!
出于对理想中WLB(Work Life Balance)状态的追求,年轻人也开始积极寻求缓解焦虑的工作方式。比如职场打工人盛传的“离职上班”法,用离职的精神上班,宗旨为坚守职业道德,份内工作一样不落,但坚决不允许工作占据自己的情绪和额外的时间,“工作的事不上头,到点下班多一秒都不干”。
压力之下,越来越多职场人开始积极寻求缓解焦虑的工作方式,平衡工作和生活
进了大厂的卷王,只能通过多加班来换取金钱自由,但他们也开始精打细算,做好了年少多赚钱、中年早退休的FIRE(th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movement )计划。
看似消极的“离职上班法”“FIRE生活”,实际上积极缓解了工作的压力。肉体在工位上浑浑噩噩,精神却已然迈向洒脱。
三
用一种很新的方式,无痛上班
我们回过头来盘点过往一年来的职场得失,其实或多或少会察觉,自己的“躺平”只是假性摆烂,心底里始终还有一丝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父母的工作热情,直到退休都丝毫不减,不是他们没经历过职场的残酷和窘迫,只是都化作了对青春的回忆,自己也凭借工作实现了圆满的人生,找到了价值所在。
面对高速变化的时代与职场环境,年轻人最需要做的,也许就是明晰自己的内核。压力之下,“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赢”的间歇性踌躇满志,有时只需要来自外部的一点小小的力量来帮忙分担、助推前行,就能带来很大的改变。
职场压力大,可以先试着一点点改变自己
领英的职场心理调查中,一些职场人就在“职场中的闪光时刻”这个问题下,分享了勇敢突破自我、经历职场高光时刻的故事:
“内向的我因为感觉本岗位工作压力实在太大,勇敢申请调岗,虽然最终没答应,但是领导不敢再过多给予我压力。”
“闪光时刻是从怕失去到真失去之后,重新找的时候发现自己去掉所有的title和光环之后,仅凭专业能力也比原以为的价值高的多。心态一下子就从提心吊胆,跨越到立得住的阶段了。整个人的内核都能稳固下来了。”
比起消极抵抗宣泄情绪,提升求职竞争力会更有效地让我们离理想生活更近一步。
比起焦虑、抱怨,努力提升求职竞争力能更有效地让我们离理想生活更进一步
有时父母理解了你的工作压力,为你提供了情绪上的支持,却没法从他们的经历中梳理出可供借鉴的经验。这时你最怕听到的职场建议,恐怕有这两种:一是大而无当、泛泛而谈的鸡汤,二是忽略了你实际情况的“小马过河”无效指南。
时代不同了,需要以更智能的方式应对工作压力。新时代的职场压力,可以通过一种很新的方式,转化为动力。正如同领英职场的智能化功能,就能够对症下药,为你提供针对具体情景的解决方案,化解职场压力。
也许你想要切换职业轨道,却在焦虑中丧失了对就业环境的感知,也对自己缺乏自信,拖延了三个月不敢打开简历。领英职场的“简历智能诊断功能”,就可以第一时间协助你优化简历,让你不必在等待与复盘中内耗自己,而是借助精准匹配的反馈完成一次完美的跳槽。
领英职场的“智能简历诊断功能”,可以第一时间协助你优化简历,让你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还有那些在职场中感到难以融入的“尴尬时刻”,你明明很想寻求职场帮助、拓宽自己的人脉网,又怕冒犯他人的边界,连个微信都不好意思加。领英职场的“职场助力社区”就可以为你搭建交流的平台,通过强化“弱关系”,打通职场人脉墙,让你不必再费心记忆coffee chat的各种话术,而是借助定制化的建议轻松破圈。
切中肯綮的建议能从根源上化解压力,倾听则能抚慰打工人濒临“发疯”的精神状态。领英职场与小冰合作推出的智能小助手“小英同学”,会以其友善亲和的形象,在你需要的时候随时提供倾听、理解与支持,为你进行深度情绪疏解,让年轻一代的职场不再只有负面情绪。
在压力丛生的当代职场中,领英职场始终与用户在一起,用智能技术帮助职场人化压力为动力。温柔而有力的智能力量,帮助年轻人在压力丛生的职场中,以更坚韧的姿态迎向种种新变化的挑战,造就属于你自己的职场闪光时刻。
来源:看客洞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