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各大矿企以“资源为王”的逻辑在全球市场频频出手,通过积极收购并购,扩充资源储备。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波动加剧、新能源转型提速,以及资本市场对高负债模式的审慎态度,矿企正悄然调整策略,从“无限扩张”转向“聚焦核心”,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
长期以来,各大矿企以“资源为王”的逻辑在全球市场频频出手,通过积极收购并购,扩充资源储备。然而,随着全球经济波动加剧、新能源转型提速,以及资本市场对高负债模式的审慎态度,矿企正悄然调整策略,从“无限扩张”转向“聚焦核心”,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01
全球矿企,掀起“瘦身潮”?
近年来不断并购收购矿山的紫金矿业,偶尔也有短暂歇息的时刻。
据紫金矿业4月7日的一则公告显示,公司在澳大利亚的全资子公司诺顿金田(Norton Gold Fields Pty Ltd)与澳大利亚上市公司Minerals 260签署协议,约定诺顿金田将其全资子公司 Bullabulling Gold Pty Ltd 100%股权出售给后者,交易价格为1.565亿澳元现金、价值约1000万澳元的8333万股Minerals 260公司股票(占增发后总股本3.87%)。截至4月6日,双方已经完成了交割。
公告显示,此次出售的资产,包含标的公司持有的Bullabulling金矿。该金矿为紫金矿业11年前收购而来,拥有资源量金72吨,平均品位金1.2克/吨。但由于针对该项目的低品位资源的堆浸工艺开发研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至今仍处于未开发阶段。
本次总计约1.66亿澳元的出售价格,大约相当于初始投资成本的4倍。紫金矿业称,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抓大放小”、剥离对公司整体价值贡献有限资产的战略规划,有助于诺顿金田资产结构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
无独有偶,去年6月,洛阳钼业将持有的东戈壁钼矿作价29亿元出售给了中信国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这一曾经被洛阳钼业视为其钼矿的国内增量的矿山,因环保原因,自2010年收购后,始终处于未开发状态。洛阳钼业表示,此次决策是希望聚焦新能源金属,提升资本分配效率,有利于聚焦在营性业务,布局新的战略性并购和重大项目推进。
放眼全球,必和必拓曾权衡将铁矿石和煤炭业务拆分,以向钾肥和铜等关键矿产转型,作为“铁矿石三巨头”之一,必和必拓的铁矿石业务目前占其利润的约60%;而全球矿业巨头美英资源正计划剥离或出售旗下钻石、铂金和煤炭业务,其资产将用于支持全球绿色能源转型,铜、铁和农作物营养素仍旧被视为美英资源的关键业务。据英美资源称,这次重组将减少17亿美元的成本。
图片来源:网络
资源储备的分散化曾是各大矿企抵御周期波动的法宝,但多业务并行的管理复杂度与资本开支压力的不断增加让矿企背负上沉重的负担。手握无数矿山,但不能开发,再丰厚的“家底”也只是账面上的数字。伴随着全球绿色产业的兴起,各大矿企正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增强成本控制,实现业务聚焦。
02
矿企转型的下一步,去哪里?
在对现有业务“精简瘦身”的基础上,各大矿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与新能源领域相关的矿产。
在诸多金属中,铜被称为“工业之母”。一方面,当前传统用铜领域消费保持稳定增长,国家电网投资、家电销售、建筑业等领域铜需求稳定,另一方面,能源转型行业用铜需求强劲增长,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对铜的需求激增,铜矿成为全球能源转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铜矿也因此成为矿企重点关注的对象。
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3月,洛阳钼业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24年,洛阳钼业铜产量创历史新高:产铜65.02万吨,同比增长55%,首次跻身全球前十大铜生产商,也是去年全球产铜增量最大的公司。根据年报,2024年洛阳钼业的铜业务为公司带来了约210亿元的毛利润,占整体毛利润的近六成。
放眼国际,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商巴里克黄金公司计划在拓展铜矿开采业务之际,从公司名称中删去“黄金”一词,以彰显其铜业务布局。根据公开业务数据,2024年,巴里克黄金公司铜矿产储量同比增长224%,品位提高幅度超过13%。
而被誉为未来“金属之王”的锂矿,在能源转型背景之下更是举足轻重。从新能源汽车到储能系统,从消费电子产品到航空航天领域,锂都是关键元素,也因此成为诸多矿企重点布局的矿产。
图片来源:网络
2025年A股并购的第一单,就与锂矿息息相关——1月16日,紫金矿业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紫金国际控股,以137.29亿元收购藏格矿业24.82%的股份,并由此取得藏格矿业的控制权。这次收购极大扩充了紫金矿业的铜、锂资源储备,公司拥有“两湖两矿”世界级锂资源储备,还计划到2028年实现25-30万吨的当量碳酸锂产量,叠加藏格矿业远期产量,有望推动公司整体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锂生产商之一。
而铁矿石巨头力拓集团自2021年首次收购阿根廷锂矿以来,锂矿就已经开始成为力拓能源转型战略的核心增长点,去年更是以90%溢价收购阿卡迪姆锂业。若交易顺利实施,力拓将获得横跨四大洲的锂矿、加工设施和矿床,成为仅次于美国锂生产商Albemarle和智利锂生产商SQM的全球最大锂金属供应商之一。
除此以外,也有矿企看好钛矿、锆矿及稀土行业前景,不断丰富公司战略性金属矿产的类型。
图片来源:网络
2024年12月15日,海南矿业发布公告称,拟收购ATZMining68.04%股权以及Felston51.52%股权,从而获得位于非洲莫桑比克的两处在产锆钛矿项目。据了解,两处矿产均属于海滨型海砂矿,具有投资小、易采、易选的特点,已分别于2012年和2022年正式投产,项目采选出的重矿砂精矿经过下游进一步分选、加工流程,可生产出钛精矿、锆英石、独居石、金红石等有价矿物。
目前,海南矿业现有业务包括铁矿、锂矿在内的战略性金属矿产和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战略性能源矿产。本次收购在公司现有资源品种基础上,丰富战略性金属矿产的类型,有利于公司生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各大矿企一系列的战略调整,预示着矿企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寻求新增长点的决心。未来,与新能源领域相关矿种将成为全球矿业发展的驱动力,积极转型的矿企或将在新一轮能源革命中占据领先地位。
本文来自【矿业界】,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