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退休后天天钓鱼 村民都不理解,暴雨那晚才知他在守护什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21 15:39 1

摘要:村里人都叫我陈半仙,因为我年轻时学过一点兽医,是半个”先生”。今年五十有八,一辈子在杨湾村捣鼓着我那点药草,也算见证了村子的沧桑变迁。

村里人都叫我陈半仙,因为我年轻时学过一点兽医,是半个”先生”。今年五十有八,一辈子在杨湾村捣鼓着我那点药草,也算见证了村子的沧桑变迁。

咱们村的老支书叫王长顺,熬过了那困难年月,带着全村人修过水库、筑过坝,干过果园。去年退休了,想着他这把年纪终于能歇歇,结果人家倒好,天不亮就拎着鱼竿出门,太阳落山才回来,风雨无阻。

有天我在村口卖草药,看见他背着那杆老旧的钓竿往山上水库去。我喊他:“老支书,这大热天往水库跑啥?水库里就那点小鱼,还不够塞牙缝的。”

他嘿嘿一笑:“陈半仙,你管我呢。退休了,爱钓就钓。”说完甩甩手就走,那背影有些佝偻,但还是一如既往的倔强。

村里人笑话他:“王支书糊涂了,天天泡水库,也不见他提着鱼回来。”

我家婆娘剥着花生米,嘴角抽搐着:“听说老支书年轻时候可精明了,咋现在退休了反倒糊涂了捏?”

村里流言蜚语多了去了。有人说老王在水库钓的不是鱼,是想钓个清静;也有人说他在水库边上有个相好的,都七十多的人了,还不消停。

那个人还真有,是村东头住的徐寡妇,老支书每天傍晚回来都会在她家门口坐一坐。这事儿给村里人添了不少谈资。

“那个徐寡妇眼光还挺高,等到老支书退了休才下手。”村口的李二蛋抽着一支皱巴巴的烟,眯着眼睛说。

我嗤之以鼻:“瞎说什么呢!老支书跟徐家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徐寡妇她男人当年修水库出过力,意外走了,留下她一个人带俩孩子,可不是老支书帮着把孩子拉扯大的嘛。”

到了七月,一连几个月没下雨,眼看着田里的庄稼都蔫头耷脑的。我家那几亩薄田,玉米叶子都卷成筒了。一天,我在地头碰见老支书,他还是背着那杆钓竿,不过这回带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老王,啥时候能下场雨啊?”我蹲在地头抽烟,眼巴巴地看着天。

他停下来,从兜里摸出一根烟递给我:“快了,快了,水库水位都下降了,必须得下雨了。”

“你天天去水库,就不嫌闷得慌?”

他盯着远处发了一会儿呆,忽然说:“陈半仙,你信不信这世上有因果报应这回事?”

我愣了一下:“咋突然说这个?”

他摇摇头:“没啥,就是想起了些事。你回去吧,我还要去看看水位。”

就这样,他又背着钓竿往水库方向走了,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很长。

转眼到了八月中旬,天气预报说有台风要来,可能会下大雨。村里人都在加固房子,我也忙着把药材收回屋里。下午,天色忽然暗了下来,乌云低得几乎压到头顶,风也大了起来。

我骑着三轮车在村道上颠簸,往家赶。路过徐寡妇家的时候,看见老支书站在她家门口,两人说着什么。

“老王,快回家吧,要下大雨了!”我冲他喊。

他挥挥手:“你先回,我等会儿就走。”

我没多想,骑着车回家了。谁知道晚上八点多,雨势猛地大起来,哗哗地下,雷声也跟着炸开。电视里突然插播了紧急通知,说上游水库可能有险情,让靠近河道的居民做好撤离准备。

我家婆娘吓得直念叨:“老天爷啊,可别出事啊!”

正说着,村里的大喇叭响了,是新支书在通知:“各位村民注意,水库可能有险情,请大家立即到村委会广场集合,准备撤离!”

我和婆娘赶紧收拾了点贵重物品,冒雨往村委会赶。一路上,村民们拖家带口,都往村委会方向跑。雨太大了,打在脸上生疼。

到了村委会,人声嘈杂。新支书正在清点人数,我突然想起来:“徐寡妇来了没?老支书呢?”

“徐阿姨来了,老支书好像不在。”有人回答。

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下午看见老支书在徐寡妇家门口。难道他去水库了?这么大的雨,水库肯定危险啊!

我急忙找到徐寡妇:“徐姐,老支书呢?”

徐寡妇眼圈红红的:“他…他说去水库看看…”

我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这时,新支书大声喊道:“大家安静一下!刚刚接到消息,水库上游山体有滑坡风险,可能会导致水库决堤。我们必须立即转移到镇上的安置点!”

村民们慌了,有人哭,有人喊。我心想,老支书一个人在水库,该多危险啊。

“我去找老支书!”我对新支书说。

“你疯了?现在这情况,太危险了!”新支书拦住我。

我急得团团转:“那可是老支书啊!为村里操劳了一辈子的人啊!”

正吵着,忽然有人从雨里跑进来:“水位稳住了!水位稳住了!老支书在水库那!他没事!”

来人浑身湿透,原来是村里跑运输的小李。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刚从镇上回来,路过水库,看见老支书和水利站的人在那忙活。他们说水库闸门卡住了,幸亏老支书发现得早,不然真要出大事!”

这话一出,大家都愣住了。

暴雨整整下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雨停了,村民们陆续回家。我骑着三轮车直奔水库。

水库边上一片狼藉,泥水横流。老支书和几个水利站的工作人员在检查闸门,他们通宵达旦地工作,面色憔悴。

“老王!”我叫住他,“你这是…?”

老支书见了我,笑了笑,那脸上的皱纹都挤到了一起:“陈半仙,你来啦。”

“你到底干啥来了?吓死人了知道不?”我语气有些责备。

他叹了口气,把我拉到一边:“你还记得25年前的那场洪水吗?”

我点点头。那年夏天,同样是一场大暴雨,水库决堤,村里有七户人家被冲走了,死了十三个人,其中就有徐寡妇的丈夫。

“当时是我负责的水库管理,是我的疏忽…工程队告诉过我闸门有问题,但我…我没重视。”老支书说着,眼睛里有了泪光。

我愣住了,这事我还真不知道。那时候村里人都以为是天灾,没想到里面还有这样的隐情。

“这么多年,我一直活在愧疚里。退休后,我就想着,别让悲剧再发生。我知道这水库的闸门老毛病又犯了,就每天来看水位,记录数据,把情况反馈给水利站。”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的水位数据和闸门情况。

“我知道自己老了,干不了多少事了,但至少能做这个。”他的声音有些哽咽。

原来,他这些天不是来钓鱼的,而是来守护水库,守护全村人的安全。

这时,徐寡妇急匆匆地赶来,手里提着一个饭盒:“老王,你一晚上没吃东西,快趁热吃点。”

老支书接过饭盒,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让你担心了。”

徐寡妇看了看我,眼神里有些复杂:“老王这人,别看表面上不声不响,心里啊,装着咱全村人。他每天去我家,是给我送他从水库带回来的数据,让我帮他整理,再发给水利站的技术员。他怕自己这老眼昏花的,记错了数字。”

这时,村里的大喇叭响了,是新支书在广播:“各位村民注意,感谢老支书王长顺同志及时发现水库险情,避免了一场灾难。请大家记住,老同志退休不褪色,关键时刻显真情!”

我看着眼前这个瘦削的老人,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满是泥水和疲惫,却依然坚守在暴风雨的最前线。

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担当。

回村的路上,我问老支书:“你为啥不告诉大家你在做什么呢?让大家都误会你。”

他摇摇头,笑了:“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何必声张?再说了,那都是我的本分。”

晚霞把天边染成了红色,我们俩并肩走在回村的小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

后来啊,村里人不再笑话老支书了。相反,常常有人去水库边上看望他,带些茶水点心。村里还专门给他修了个小亭子,让他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老支书依然每天背着那杆钓竿去水库,只不过现在,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去钓鱼,而是去守护一村人的安全和心安。

有时候,我也会去陪他坐坐,听他讲那些过去的故事。他总是淡淡地说:“人这辈子啊,总有些事情是放不下的。我能做的,就是不让悲剧重演。”

村口有棵老槐树,树干上刻着许多人的名字,其中就有那场洪水中遇难的十三个人。每年清明,老支书都会去那里献上一束野花。

现在村里人都说,有老支书在,咱们村就踏实。

我想,这大概就是一个老人最后的坚守和牵挂吧。退休了,却从未真正离开过责任的岗位;年迈了,心却始终系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和人民。

今年秋天,村里要给老支书申请道德模范。他知道后,连连摆手:“别整那些虚的,我就是个老头子,做点该做的事罢了。”

但在我们心里,老支书就是最好的榜样,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有些责任,一旦担起,就是一辈子的事。

雨后的水库,碧波荡漾,倒映着蓝天白云。老支书坐在岸边,时不时记录着水位。我远远地看着,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那个被村里人误解的老钓鱼佬,其实是守护神一般的存在。

来源:默默Mo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