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主权博弈的新战场。2025年4月16日,中国公安部网安局高调宣布启动“反网络霸权”专项行动,剑指某些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实施网络监控、攻击和舆论操控的行径,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中国维护网络主权的决心,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网络空间已成为国家主权博弈的新战场。2025年4月16日,中国公安部网安局高调宣布启动“反网络霸权”专项行动,剑指某些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实施网络监控、攻击和舆论操控的行径,引发国内外广泛关注。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中国维护网络主权的决心,更从技术攻坚、法治建设、国际合作等多维度构建起立体化的网络安全防线。
**技术自主:筑牢安全屏障的核心**
公安部网安局强调,核心技术自主权是反击网络霸权的根基。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投入,力求在关键领域突破“卡脖子”难题。例如,2025年3月侦破的“金豆盗刷案”中,网安部门通过技术手段精准锁定利用App漏洞非法套现的犯罪团伙,展现了技术防护与打击能力的提升。此外,各地网警还通过普及“三招识破假消息”等实用技巧(如核查信源、交叉验证、警惕煽动性内容),强化公众网络安全意识。
**法治利剑:为行动提供法律支撑**
专项行动的推进离不开法治保障。2025年4月,公安部结合《反外国制裁法》的实施细则,明确将网络霸权行为纳入法律规制范畴,为跨境数据监控、网络攻击溯源等提供了执法依据。同时,针对国内网络乱象,公安机关严打编造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例如,江西网警近期查处3名以“直播约架”造谣牟利的网红,依法予以行政拘留并责令消除影响,凸显了“网络非法外之地”的治理原则。
**全球协作: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
中国在反网络霸权行动中并未孤立行事,而是倡导国际合作以应对跨国威胁。公安部网安局提出,需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反对技术垄断与单边主义,主张各国共享网络安全成果。这一理念与“全民守护清朗网络”的倡议相呼应,例如宁夏等地发起的全民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既强化国内防线,也为国际协作奠定民意基础。
**结语**
“反网络霸权”是一场关乎国家主权与全球秩序的未来之战。公安部网安局的行动不仅是对技术霸权的有力回击,更是通过法治化、国际化路径探索网络治理的中国方案。随着技术、法律与协作网络的持续完善,中国正为构建安全、开放、共赢的全球数字生态注入关键力量。
来源:乐然指上音乐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