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凉山州通信行业按照州委“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更具凉山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州、县(市)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通信质量环境,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近年来,凉山州通信行业按照州委“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更具凉山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积极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州、县(市)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通信质量环境,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全州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升级建设。完成全州17个县(市)行政村宽带网络光纤到村建设和升级改造工作,实现行政村光纤通达率100%,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100%,村村通4G解决了网络问题;实现村村通5G;网络质量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基础设施持续发展,西昌、会东、昭觉等县(市)开展“智慧”试点,在旅游小镇、智慧医疗、工业自动化等场景实现了应用,会东县入选全省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
数字经济产业规模逐步增长。数字应用融合稳步推进,积极推进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两化融合。农业方面,淘宝、京东、美团等大型电商平台入驻凉山,西昌、昭觉、越西等县(市)积极开展智慧农业试点,在农村土地流转、农业生产监测、农产品质量追溯等方面应用新技术,初步实现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流程的数字化管、防、控。
工业方面,高新技术主营业务收入从2016年80亿元增至2024年380亿元,数字红利不断释放,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性制造的新型工业生产模式加速普及,西昌钢钒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建立钢铁大脑等一批产业数字化项目,推动大数据在制造业全生产周期和全产业链的应用不断深入;服务业方面,大力发展电商赋能产业,发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无接触”服务等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全州乡镇快递服务覆盖率达100%;实施“数字化社区”行动,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开展新型智慧城市省级试点示范”和“互联网+社区”工作。
“企业上云”初见成效。大力实施“两化融合,企业上云”行动计划,着力培育企业上云用云意识,积极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西昌钢钒信息系统上云被工信部列入企业上云典型案例名单,入选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通过重点企业签约,标杆示范带动,企业上云工作初见成效,带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有效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促进共享经济发展和企业增效降耗。
2024年,世纪珑腾凉山大数据中心、布拖零碳数字产业园签约落地。目前,凉山正加快推进项目开工建设,2025年力争实现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全覆盖,现代农业园区、重点景区数智化升级改造加快推动,数据产品交易额实现“零的突破”,凉山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地区生产总值(GDP)占比增速持续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55亿元。
2024年,凉山新增通信网络基站7378个,全州铁路公路、景区园区、行政村实现5G信号全覆盖。2024年,全州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08.05亿元,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25年,凉山将锚定发展方向,统筹推进能源体系建设和算力发展,加快推进工业智改数转,大力推进数字智能应用,打造立足西部服务全国的绿色算力基地、绿色消纳利用示范区。以产业数字化为引领,以数字产业化为支撑,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以数字治理能力为保障,全面推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凉山州建设成为区域大数据基地、全省数字智能产业聚集区和数字经济试验区。
近年来,凉山通信行业持续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做优重点区域及农村网络覆盖,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坚实底座”。下一步,凉山州通信行业将充分运用5G、大数据、物联网、算力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赋能千行百业,助力凉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建设具有凉山特色的现代化经济强州贡献“通信力量”。(记者 张崇宁)
来源:凉山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