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有关阿维塔06的话题已然成为行业聚焦的重点,有声音认为其设计虽激进,但其对小米SU7市场的精准卡位,可能成为销量爆发的关键转折点。也有媒体评价阿维塔06的上市,不仅是产品创新,更是华为全栈能力驱动下的行业价值重构。技术普惠将成为智能电动车时代的主旋律。
近期,有关阿维塔06的话题已然成为行业聚焦的重点,有声音认为其设计虽激进,但其对小米SU7市场的精准卡位,可能成为销量爆发的关键转折点。也有媒体评价阿维塔06的上市,不仅是产品创新,更是华为全栈能力驱动下的行业价值重构。技术普惠将成为智能电动车时代的主旋律。
而在《一品汽车》看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智能辅助驾驶成为高配车型才拥有的专属徽章。但毋庸置疑的是,从当下阿维塔06上市伊始,市场对豪华智能平权的呼声真的开始显现。我们认为,阿维塔06不是一款车,而是一把丈量行业技术底线的尺,一把重构用户价值认知的尺。
不做选择题 用户的需要是全都要
回首前不久的阿维塔发布会,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那句“我们不做选择题,用户需要的是全都要”依旧令人印象深刻。事实上,这也是消费者心声的最真实写照,正如陈卓对《一品汽车》提到的,他希望阿维塔06要成为真正能打动年轻人的第一台豪华轿车,既要原创的审美,还要有运动的激情,更需开起来充满乐趣。
很显然阿维塔做到了,这款车以“猎豹凝视”为灵感,通过低趴车身、宽体比例和星弧悬浮车顶等设计,展现力量与美学的融合,在造型设计、驾驶体验与智能化技术的全面平衡,进一步打破传统豪华轿车的刻板印象。
在《一品汽车》看来,2025年智能电动车市场的激烈角逐中,阿维塔及其最新车型阿维塔06的登场,不仅是一场产品层面的突围,更映射出中国汽车产业在技术路径、生态协同与市场逻辑上的深刻变革。依托“长安+华为+宁德时代”的黄金三角组合(CHN模式),阿维塔以“技术普惠”之名,试图撕破传统豪华车的价值伪装。
阿维塔06的上市,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首次大规模下探至20万元主流价格带。通过全系标配华为乾崑ADS 3.0智驾系统和鸿蒙座舱4.0生态,其将原本仅存在于40万级车型的高阶智驾能力“平民化”,终结了“顶配车型垄断技术红利”的行业潜规则。
CHN模式:战略协同的双刃剑效应
从品牌角度而言,阿维塔的崛起,本质是产业链分工重构的产物。长安的制造底蕴、华为的智能技术、宁德时代的电池方案,通过资本纽带形成深度绑定,打造出“动力+智驾+电池”三位一体的技术护城河。
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成本控制和生态整合,华为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使阿维塔智驾系统成本低于行业15%-20%,支撑其激进定价策略。而宁德时代增程专用电池与华为ADS算法深度融合,解决续航焦虑的同时维持智能系统全功率运行。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模式同样存在品牌独立性危机的潜在风险,过度依赖华为技术可能导致产品差异化消失,如阿维塔12与问界M9智驾体验趋同,但品牌溢价则略有差别。总体而言,在《一品汽车》看来,从一款新车到双动力轿车加SUV的多元化布局,阿维塔一步一步实现市场逻辑重构,以平权革命将配置歧视打回原形,在传统车企通过顶配车型“挤牙膏式”释放技术红利之时,阿维塔以全系标配打破这一规则,倒逼行业加速技术下沉,消费者也势必从为品牌溢价买单转向为真实技术体验付费,推动车企竞争重心转向智能化与生态整合。
写在最后:
阿维塔的野心不止于销量增长,其试图以CHN模式重构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话语权。但需警惕,技术普惠的边际效应可能随竞品跟进而递减。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覆盖7万-20万元车型,更有车企将激光雷达下探至10万-15万元区间,行业“内卷”已不可避免。
阿维塔06的诞生,既是中国汽车工业从“电动化追赶”迈向“智能化定义标准”的标志,亦暴露了技术依赖与品牌自主的深层矛盾。其成功与否,不仅关乎单一品牌的命运,更将检验中国车企在智能化转型中能否平衡合作与创新、规模与利润、短期红利与长期竞争力。正如阿维塔总裁陈卓所言:“智能豪华不应是少数人的特权”,但这场革命的终局,或许取决于谁能真正掌握定义“特权”的话语权。
来源:一品汽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