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立德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大讲堂)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大会以“竞逐人形具身万亿赛道·重塑未来产业新纪元”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各界代表1500余人,全面展现了我国在人形机
文|王雅迪
封面 | 灵心巧手创始人周永
近日,由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立德机器人平台(机器人大讲堂)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办。大会以“竞逐人形具身万亿赛道·重塑未来产业新纪元”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各界代表1500余人,全面展现了我国在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领域的创新实力与突破动能。
会上,立德机器人携手中关村智友研究院等十家单位共同发布《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量将超万台,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2.39亿元,占全球半壁江山;而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约52.95亿元,到2030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037.52亿元,占全球44.6%。
灵心巧手作为此次大会的总冠名商在会上介绍了L系列和O系列的灵巧手新品。灵心巧手创始人周永接受媒体采访期间,向《商学院》杂志表示,世界上不需要再增加低自由度机械手的公司,而需要一家重新定义灵巧手的公司。灵心巧手做的不仅是仿人类的手,更有超人类的手。
01
两种定价策略打造性价比
灵心巧手成立于2019年,聚焦“灵巧手+云端智脑”核心技术路线,致力于构建具身智能专用灵巧手平台。周永拥有超过十年的互联网产品与机器人领域复合经验,灵心巧手多位核心成员曾在达闼机器人、九号、遨博等知名企业担任技术负责人,主要团队人才均来自于清华、北大等知名大学,目前生产研发团队已达数百人。
灵心巧手的核心产品是自主研发的 Linker Hand 系列灵巧手,以及相关的动捕遥操系统、灵巧操作数字孪生平台等平台化产品。
Linker Hand最突出的优势是高性能表现下的性价比,周永表示,其耐用性是Shadow Hand的十倍,而售价仅为前者的二十分之一。他希望对国外竞品从成本上形成10倍以上的降维打击。
在周永看来,目前灵巧手的研发面临着供应链挑战,如传统电机、减速器无法满足需求,必须自研手指内的柔性驱动技术。此外,还面临技术不确定性,必须突破材料学、控制算法、传感器融合的极限。即便如此,灵心巧手也希望不做跟随者,第一款量产产品一定要做到20自由度。
据悉,灵心巧手产品分为两个系列,L系列追求全球最高性能;O系列则希望做到科技向善,技术普惠。接下来,灵心巧手会推出20自由度灵巧手的性价比版本,价格预计为19999元,周永的终极目标是O系列最终可以做到499元级别,让学习具身智能的学生都可以购买,但可能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
周永表示,这样的定价策略兼顾技术溢价全球化和性价比路线,并不严格塑造两者在应用场景上的区别,L系列更加偏向国际化。
目前,灵心巧手Linker Hand系列产品月销量超千台,广泛应用于科研教育、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市占率达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场的80%,居于行业首位。同时,周永透露,灵心巧手的营收规模已达到千万元级别。
02
用100万只灵巧手打开具身智能的大门
周永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就希望自己做的灵巧手可以超过shadow和tesla,比如shadow的手只能演奏钢琴,灵心巧手的手不仅可以演奏钢琴和演奏古筝洞箫,还能苏州刺绣。在他看来,这是因为手是技能数据的映射,灵巧手则是文明的投射,我们背后有五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手艺,这是最大的底气。
周永认为,打开具身智能大门的方法是在真实世界中部署100万只装配灵巧手的人形机器人,每天上传的数据将超过2025年全球一整年采集的数据,在具身智能的实践中需要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这两者并不矛盾,反而是共同促进具身智能的推进。
他进一步指出,这是因为整个市场存在广泛需求,这世界上可能不仅需要100万只,而是需要更多,比如此前传统农业占据了全球90%的人口,生产力发达后人们就可以不用仅从事农业了,也可以从事其他领域,世界对生产力的提高是没有止境的。此外,全球都存在养老问题,例如日本、韩国等很多老龄化的国家,需要机器人来解决复工的问题。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约为76万只,总价值约为1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机器人灵巧手市场规模将达到141万只,总价值约为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
在周永看来,2025年不仅仅是灵巧手量产元年,也是中国人形机器人的超越之年,更是具身智能在半开放式场景的落地之年。
03
早期市场不存在竞争,而是协同
近日,灵心巧手已完成超亿元种子轮融资,由红杉种子基金、万凯新材领投,力合资本、力合金融、华仓资本、鞍羽跟投,本轮融资是灵巧手行业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种子轮投资,将用于底层技术研发和产品优化迭代。
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以来,国内末端执行器(包括灵巧手、夹爪等)相关融资案例已超过20起,合计融资金额超30亿元,整体以早期融资为主,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周永认为,在早期我们可能不存在竞争关系,更多的是同行一起把市场做大。激烈竞争的时代是当世界上有了一定规模的人形机器人之后,比如某个同行实现了突破产生竞争,但其实全行业的营业额已经涨了10倍。目前机器人行业还没有迎来iPhone时刻,早期大部分厂商仍是以推动具身智能发展为主。
在这个过程中,灵巧手的研发仍面临着软硬件上的挑战和难点。
周永指出,灵巧手就是一个六边形战士,需要从六个方面做好,第一要有很大的力矩,实现很小体积内力量很大;第二是灵活性要高,AI时代不是要做一个铁疙瘩放在那里,而需要完全地映射人手的数据,就需要20个以上的自由度;第三是需要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因为人是有触觉的;第四是需要手套或者遥操作装置,方便采集数据;第五是需要非常经久耐用,因为灵巧手是跟物品交互最多的地方,也是机器人身上最容易坏的地方;第六是需要成本比较低,这样大家才能接受。
因此,在他看来,灵巧手研发本质上的难点在于如何成为一个六边形战士,此前很多人认为,力量、灵活性、质量,这是一个不可能的三角,但灵心巧手尽量在不可能中寻求一个很好的平衡。
据悉,灵心巧手将来的目标是,一年内自主生产机械臂和机器人;三年内生产手机、电脑、AI硬件,完成多种人类操作,不限于工业装配,而延伸到按摩、美妆、牙医等领域;希望十年内机器人能够在外太空组装一艘宇宙飞船,希望灵心巧手能够创造万物。
来源:商学院杂志